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怎么办?


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好像都没买什么东西就没了,购买力真是大不如前。不仅钱在贬值,寒窗苦读获得的学历也在不断贬值。肯定有很多人感叹文凭越来越不值钱,十几年前一个大学文凭就是香饽饽,而现在硕士博士就业也要面临激烈拼杀才能突围而出。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教育产业化。从前读大学是免费的,通过选拔国家出资培养人才,而现在高校扩招,人数上去了,质量却没有跟上。以前大学生不担心就业,不担心买不起房,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好好工作几年这些自己都会有的,因为有很多机会,而现在机会越来越少。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利益过度制造学历焦虑,虽然不用砸锅卖铁,但逐年上涨的各种教育费用,最终毕业后却只能大材小用甚至做出卖体力的劳动,过度教育缴的费用与预期未来的薪资形成的巨大落差,让不少人会想“要工作多久才能赚回学费?”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变得越来越普遍,学历稀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增加的高学历持有者增加速度远远高于就业机会增加速度,同时面对疫情带来的危机还时不时出现裁员潮,这就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供大于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就是第二个原因。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是个宝,十年前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毕业前早早就被各大公司预定,而现在大学生满地走,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也不得不卷进红海,苦苦挣扎寻找光明的出路。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学历的通货膨胀?

首先,我们自己不要被培训机构制造的学历焦虑而忽悠,因为稀缺到来的市场红利会导致更多人进入,然后利润就会被这个市场稀释。比如很多培训机构只鼓吹升本考研学历的优势,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其漏洞—大家都升本考研,毕业后也都一样,你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却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我想说学历不是不重要,而是学习不应该只是为了那一纸文凭,技能才是核心竞争力。学历只是获得企业信任的敲门砖,因为企业最终需要的是你能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那张文凭。所以比起文凭,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未来职场相关的技能,去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用成功的案例来证明自己,这些更能让你在企业选拔人才时脱颖而出。

并且,政府在十二大报告里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已指明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历只代表了过往的学习经历,而能力才是企业对人才需求之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