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香元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这样的帖子:“经常自己找气生的人,即小心眼;经常受别人气的人,叫佣人;经常自我生气,也常气别人的人,叫俗人;经常让别人生气,自己却不太生气的人,叫伟人;不论别人怎么气你也能淡然处之,叫高人;从不气别人,自己也不生气,叫真人!”
看完了,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属于哪一类人呢?
曾经的我,小心眼是有的,时常自己找气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让我气鼓鼓的。比如,老公把穿过的袜子随便乱扔,看过的书报不放回原处,衣服口袋里的纸巾没有掏出来就直接放进洗衣机,毛手毛脚的把牛奶泼在我刚拖过的地板上,等等等等。儿子呢,把刚收拾好的一箱子玩具“哗啦”一声又倒在地上。同事、朋友、同学呢,过年发个短信都不回,平时有什么好事有时候也忘了我。这些都让我生气。现在想想,这不自找的气吗?老公能把家里弄乱,说明他在家里陪着我和孩子,而不是像别人的老公那样一年到头在外面喝酒、打牌、赌博、嫖娼。孩子想玩玩具,说明他身体健康,如果他不动,那就说明他生病了。同事、朋友、同学发短信不回,可能是他们没有看见,或者是网络繁忙我的短信没有发出去,有事没有找我可能是担心我工作忙、事情多。其实这些都无需生气。
我好像也没有经常受别人气。曾经有学生跟我讲过,班上的顽皮生某某说,其它老师上课要故意捣乱,但是英语老师的课不能捣乱,因为老师对我们太好了,从来不对我们发脾气,不骂我们。领导好像也没有故意给我气受,因为我也没有故意跟他们作对,我是属于比较听话的那种,我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毕竟领导高瞻远瞩,所以才能在那个位置上。那么第二类“佣人”,我不属于。
第三类“俗人”,我自然也就不在其列了。我生自己的气,但是我不气别人。我以前是一个轻言细语的人,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重话,我自感人微言轻,甚至有些自卑,哪里敢给别人气受?
那么第四类、第五类的伟人、高人也跟我无缘。我自感没有让别人生气。偶尔有人让我生气,我也并不能淡然处之,可能会偷偷地哭一场。
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现在我倒是觉得自己可以修炼最后一类:“真人”,从不气别人,自己也不生气。
据报道,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一个人如果有紧张、愤怒、敌意等不良情绪,那么身体就容易出现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毛病,这些情绪还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加速人体衰老。现代人工作、生活紧张,心理压抑是本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修炼成“真人”呢?我正努力寻觅要诀。
倾诉烦恼。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如果不想说给别人听,写写日记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想得开,对自己不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有的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觉得自己倒霉、怀才不遇,于是终日抑郁寡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为了避免挫折感,我通常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心情自然很舒畅。
自己想适合自已的方法。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的小确幸:养的花开了,种的草绿了,喝的茶很香,买的书好看。自己做的一顿美食,老公送的一条项链,同事讲的一个笑话,同学发的节日祝福……每一件事情都让人那么开心,哪里还能想到生气?
运动、娱乐。跑步、健走,出一身汗水,让烦恼随着汗水流走。听听音乐,跳跳舞,在美妙的音乐中陶冶自己。暂将烦恼放下,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生活中适当的运动、娱乐,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
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为人父母的希望儿女成龙成凤,做妻子的盼望丈夫飞黄腾达,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老公飞黄腾达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了你这个昔日同甘共苦的黄脸婆,因为你已经年老色衰;儿女成了龙成了凤的时候,可能就在世界的天南海北大展宏图,没有时间来陪你这风烛残年的父母,生病的时候身边连倒杯水的人都没有。
换位思考,帮助别人。不要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只要自己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自己为敌。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提高境界,知足常乐。明代学者洪应明总结出的对联体《菜根谭》有一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也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升降、得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阳光这么灿烂,生活那么美好,何故还要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