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看到下一本书是《设计中的设计》,我内心在想会不会深奥难懂,同时也是略有欣喜。打开包装那一刻,我对这本书的封面非常有好感。白色书皮,书名印于书皮上方,整个封面看起来简约舒心: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这与我印象中关于设计类的书籍完全不一样。就凭这一印象,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期待。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翻开扉页。
原研哉自序中有一句话“如果能够先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它”。我觉得作者的这一想法令我耳目一新,我已经被他的想法征服了并开始崇拜他了。是呀,这与我们平时所讲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相似的意思,但又有不同。我们如果深入其中了解一个事物,往往看到的是这个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和细节。但如果抽身出来,再以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事物,站在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这个事物的意义或内涵,进而重新了解事物本身,也许会得出新的结论,了解其真实性。
译序作者朱锷说“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看到这句话,我想起来摄影这一艺术:与设计同理,摄影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当你意识到这一问题时,你相信你可以用手中的手机或相机去拍摄,去感知,去洞察,去捕捉事物的美,天空、大地,日出、日落,人群风景。
越读这本书,越舍不得放下,但好书要细细地慢慢地去品味。
“这本书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我们了解到设计的这一理念之后,我们会带着这种思想去创造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生活中的创新想法,诸如此类的做法循环反复,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对周边事物的创造能力,那么我们的审美能力也得以提高。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精致,更加有艺术感和美感,注重追求细节与质量,无疑我们的幸福指数也会提高吧。
“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那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或精神,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动,这就是设计最有魅力的地方。”书中介绍了设计师深泽直人运用下意识领域开展设计工作。其中的例子真真让我拍手叫好。看到这里,我在思考:换作我们普通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运用下意识去设计自己房屋中的空间布局和家具摆设。
这本书传达的另外一个设计理念就是:等待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强调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做法应该遏制。旅馆、世博会......,我们都可以在这些设计中传达自然元素,表现自然的特征,发现并运用自然的睿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电子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方式,但是纸质书籍仍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我而言,纸质书籍拿在手中更有质感,翻过一页一页书带来的阅读成就感更加真实,而书籍的装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原研哉认为,现在的纸质书籍可以在设计中体现纸质的原本特点,挖掘出最初纸张的实用性功能之外的功能,譬如通过纸来表现我们所希望传达的意境,春夏秋冬抑或其他自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