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钳蟹
红钳蟹没什么肉,一般不用来鲜吃,但把它们捣成蟹酱,用来蘸(毛)芋艿,这味道啊吃过的人是永生永世忘不了的。远走他乡的游子往往因为一盏红钳蟹酱而对家乡思念不已。
石蟹
之所以称为石蟹,一是喜欢把洞穴做于石头下,二是其蟹钳很硬,牙齿不好很难咬动。石蟹可盐水可红烧可做汤,但最绝的无疑是盐水炝石蟹。放进白开水里,加适量盐,冰箱里放一晚上,第二天就可以吃。过泡饭是绝配,一鼎拿马。咸淡适中的话,往往一餐早饭可以消灭掉一大盆盐水炝石蟹。
白蟹(梭子蟹)
白蟹也可以做蟹酱,但多半是小白蟹才做,现在小白蟹稀奇,当然不能用它们做蟹酱了。也许白蟹的繁殖力特强,小时候,海里遍地是小白蟹,拣都懒得拣。以前颇轻视小白蟹,因为其肉不肥,又四处爬行,数量实在太多,所以只拣那些个大的充充数。以前海边常见有小孩拎着竹篓,里面装满蟹脚钳,当零食,边走边啃。现在虾塘里搞起围网养殖,就大不同了,个个膘肥体壮的,自然成了桌上美味。尽管以前能用小船下网捕捉到,总归也不太稀罕。
猷蛑锋
百度词典把猷蛑称作梭子蟹,估计是个错误,猷蛑应该就是常说的青蟹,温州那边现在还这么叫。象山港一带方言则把青蟹叫作青甲蟹,把小一点的青蟹叫做猷蛑锋。猷蛑锋跟梭子蟹最大的区别,除了外观上,再有就是梭子蟹不打洞,猷蛑锋爱打洞。猷蛑锋之所以为猷蛑锋,讲究就在带了一个锋字,可想而知猷蛑那两个螯有多厉害,因此猷蛑锋一般都把洞打在比较坚硬的海涂里,想抓住它们仅凭双手是不够的,最好带上铁锹之类的挖土工具。宁波有“三两猷蛑四两缚”的俗语,带有讥讽生意人赚钱不择手段的意思。想想也是,三两重的蟹身却用四两重的绳子捆扎,也就是说,您买来一只七两重的青蟹,绳子的份量要占四两,蟹体本身却只有三两,你说冤不冤。但三两猷蛑四两缚最初的来历肯定不是生意人所为,本人猜测,应该是猷蛑锋劲特别大,一般细绳子极容易被其挣脱,所以用比较粗的绳子才能缚得住它们。加之猷蛑锋生性刚猛,一下子又很难对付它,搞不好反被其所伤害,因此也是为了安全起见,就用份量比它还重的绳子捆绑之。猷蛑锋色泽明丽娇艳,看上去极其养眼,味道也是鲜美之极,是蟹中之极品,江河里的淡水大闸蟹之类根本无法与之相媲美,以前象山港一带的老辈人不吃大闸蟹,看来也是有讲究的。
青蟹
猷蛑锋长大了叫青蟹,宁波人叫青甲蟹。上面介绍了猷蛑锋,青蟹就不用多说了。值得补充的一点是,带卵的青甲蟹从来就没有人见过,更没有人抓到过,信不信由你。
沙蟹
沙蟹是一只有风度的蟹,在海滩这片舞台上长袖善舞,脚像秤钩,过滩涂如履平地。我经常跟沙蟹赛跑,软滩涂上总跑不过沙蟹,沙蟹不是钻进洞里,就是遥遥领先绝尘而去;硬滩涂上沙蟹就不是我的对手了。沙蟹败给我时,往往十只脚爪收拢,细长柄的眼睛藏进眼眶里,身子变成一个小方块,看似不动,事实是整个身体拼命往下沉挪,企图把自己掩没在沙子里。沙蟹的这种姿态透露出几种信息,我经常分析,一是束手就擒,二是抱侥幸心理,以为我看不见或者希望我心生恻隐之心放他一马,三是抗议,意思是,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我不跟你玩了,你快点走开。我日复一日的与沙蟹赛跑,每当我战胜沙蟹时,上述的三种情况都会在沙蟹身上实施。直至有一天,人们在路上碰见我,喊着对我说:嘿,沙蟹,又去海里跑步啦。
牛屙蟹(方蟹)
不久前,有人告诉我牛屙蟹也可以吃,并且味道还非常不错时,我沉默良久。告诉我的那个人以为我不相信,就去海里抓了一大盘牛屙蟹,亲自做好放到我面前:尝尝呗,真的很好吃。牛屙蟹因为颜色极接近草绿色的牛粪而得名。由于与粪联系在一起,心里便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总认为这蟹不干净、让人讨厌,我想不光是我有这种想法,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牛屙蟹是从牛粪堆里爬出来的。牛屙蟹要么生活在野蛎丛中,要么躲藏于石头缝里,要抓住它们非常困难。而且牛屙蟹的颜色与周边环境极相似,特别是礁膜、苔潮多的地方,一下子还真的很难辨认出它们。印象不良又相对难捉,牛屙蟹于是一直平安无事竟然活得逍遥自在,与其他蟹类比起来,不知要幸福到哪里去了。然而,当面对那盘洁白如雪的牛屙蟹肉时,我蓦地意识到牛屙蟹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蟹,如果不被人类强行驱赶,确实是不会去沾染一点脏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