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课结束以后,和一个家长聊天,她的孩子在一个著名初中,由于初中压力骤然增大,小姑娘现在特别闷,几乎不讲话。 最近几次上课后,发现作业完成的并不好,由于名校用的是特定英语教材,单词量特别大,她还是像上学期一样,没有记单词。
于是我在课后和家长碰面的时候,聊起这个事情。通常而言,这些年的观察下来,其实学生不愿意去完成作业,不能单纯地定性为“懒”,更多的还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因为这科学的不好,对这科有恐惧。很多时候,恐惧体现在厌烦。她不太相信自己能做好,也就不愿意去做了。
所以除了正常的上课,下课后我常常还和学生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情,问清楚她心里真正的想法。 昨天和家长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上面这一段。孩子妈妈眼里噙着泪,还说,她有时候看着孩子不会,也很心疼。 我提到“恐惧”二字的时候,她感觉到很认同。 当然我们也说到了一些方法,比如用微小的行动带动结果的改变。一点点地进步,只有自己付出了,慢慢结果有改变了,才能慢慢建立起信心。 她非常同意。 后来她一度哽咽着对孩子说了一句-----“宝贝儿,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
说实话,我真的对这个话震撼到了,虽然是很平常的一句话。
做培训行业这几年,很多时候见到家长们一味地埋怨孩子不努力,或者一味地夸,总之都不可取。 其实能真正关注孩子内心真实状态的家长很少的。 很多家长自己不求上进,却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怎样;还有的家长成天忙于工作,更不要说和孩子的交流了。
所以这位家长能发自肺腑地提到这些话,真的很让人感动!
真希望天下的父母能真正地高效地陪伴、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