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自然后果
没有大人干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的结果。比如不喝水就会渴。
02利用自然后果的方式
不借题发挥,而要对发生的事情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助他培养自我感知能力,自己学会去判断。
03不宜采用自然后果的情况
*孩子处于危险之中
*花时间训练就能成功
*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
04逻辑后果
需要他人介入,为了孩子有益的学习体验而提供的后果选项。经常被误认为是“惩罚”。
05逻辑后果的准则
相关:后果与行为相关
尊重:不指责、羞辱、给予痛苦
合理:不借题发挥
预先告知:预先知道选择的后果
06转移孩子的行为
将孩子正在做的不良行为转向一个有用的行为就是有效的逻辑后果。
07逻辑后果与行为的错误目的的关系
使用逻辑后果还要考虑到行为的错误目的,也就是要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该行为产生的长期后果,要针对性地采取方法。
08让孩子事先参与
让孩子参与讨论逻辑后果,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让他知道事情发生后的后果是什么,俗话说的提前打上预防针。
09转变态度的必要性
孩子会试探规则的可靠性,在变好之前情况会很糟糕。因此父母一定要坚持规则的实行,保持对他的尊重,不要惩罚。
一定要坚信使用得当的逻辑后果能帮助孩子养成自律与合作的良好行为。
10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的理由
父母要决定自己做什么来帮助孩子修正他的行为,通过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孩子感知和体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