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我管理,我立马会联想到自律或者时间管理,我自以为自己也是个比较自律和时间管理比较好的一个人,每天的时间里都充满着各种事务去处理,使得自己快速的看视频、快速看书、快速走路等等,生活好像时刻处于快速运行状态,总担心会错过什么东西,自己内心也比较着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的自我管理水平并不高明。经过思考,我把自我管理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是外在驱动力,以外在驱动力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这类自我管理比较受外界的影响,这让我想起教育小孩,父母如果将孩子的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来管,小孩就会缺乏自主性,容易受父母这边的影响。记得樊登老师说的一句话,学习是孩子的权利,但是很多父母是不是通过很多行为告诉孩子,学习是义务,是难受的事情,需要用其他奖励去弥补损失。我担心孩子不是没有大学毕业证,而是毕业后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第二个等级是内在驱动力,这个阶段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懂得自律的重要性,这类人不甘于整天刷朋友圈、刷微博、追连续剧等等做着这样消磨时间的事情,他们想用时间换空间,以后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不过我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只是为了努力而努力,借着努力的外衣躲避自己内心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想到了第三个等级的自我管理。
第三个等级是内在驱动力+愿景,人没有愿景,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所以,有了愿景,努力和奋斗才有了意义。而且我觉得愿景可以先分割成小愿景,自己垫垫脚就能够够到的那种,这样才能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在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自责内疚,要不然自己努力了还在那里自责难受,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记得樊登老师常说(内心独白:写着写着总是想到樊登老师的话),看了很多书没效果怎么办?学会去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自己,而不是责怪自己。
愿大家在周末为了自己的愿景而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