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25岁以上的人就要警惕“骨质疏松

提起“骨质疏松”,很多人最先把它与中老年人联系起来。

但实际上,它的病根从年轻时就已经烙下。这也导致很多人在晚年时不停补钙,治疗的效果却并不好,其一是方法不得当,因为光补钙还不够,其二就是力不从心,应从年轻时就开始。

1.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49%女性患骨质疏松症(女性骨质丢失的速度在绝经期后会急剧加快),男性为23%;50岁以上人群中,20.7%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男性为14.4%。

患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会出现弯腰驼背、身高缩水、腰背疼痛腿、抽筋、活动受限等情况。此外,由于骨脆性增加,因此很容易发生骨折,而骨折又会使中老年人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加速人的死亡进程。

对于绝经期女性、50岁以上男性,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应主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当骨峰值均值为2.5个标准差时,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如果是介于1-2.5个标准差之间,则为低骨量,此时就应该早早行动起来。

2. 为什么从年轻时就要开始预防骨质疏松?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骨质疏松的形成亦是如此。

人在30岁左右骨量会达到最高值,40岁之后骨头生长速度逐渐会小于骨头吸收的速度,导致骨量慢慢减少。对于年轻人,如果“始终如一”的保持缺乏户外锻炼,日光照射不足、吃饭挑食或过度节食等不规律作息,那么,日后患骨质疏松的概率将会极高。

而预防中老年时期骨质疏松最好的方法就是在25岁至30岁之前建立尽可能强壮的骨骼,30岁至40岁之间,尽可能推迟骨量减少的到来,40岁之后,延缓骨量减少的进程

所以,预防骨质疏松,要趁年轻。

3. 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还需“两维一动”

很多人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就是简单粗暴的吃钙片补钙,但为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

在营养补充的同时,也不要忽略通过适量运动来刺激骨骼,维持或减缓骨量流失。此外,锻炼还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折的发生。适量运动以每周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的步行,慢跑,负重训练等为宜。

预防骨质疏松,光补钙可还不够。预防骨质疏松,从年轻时就应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