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公润出差的第二天,早上送孩子的重担依然落在朱的身上,不过今天早上进展得不如昨天顺利。
朱带着孩子出门已经是七点半,送完小女儿嘉,朱心里开始盘算,现在只能选择打车了。
以前遇到同样的情况都是打车把大女儿棉捎到校门口,虽然很顺路,但是因为上学时间段,路上很堵,坐车还没走路快。
朱试探地问棉:“妈妈给你送给路口,你自己跟着上学大部队去学校好吗,妈妈来不及送你了。”
“好的”,棉很爽快地答应了。
朱心里略过一丝惊喜。
“那妈妈你可以给我买电话手表了吗,这样我一个人上学就需要电话手表了?”
“可以呀,只要你能一个人上学,妈妈肯定要给你买。”
之前,棉多次提出自己想要一块电话手表,肯定是身边的同学佩戴电话手表的原因。
学校里的攀比就这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想来也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如此,成年人有时候看到新鲜的事物也想尝试或者拥有,更何况是人性操纵为主的幼子呢。
俩人走了二十米,过了一个马路,朱就把棉的书包放在她瘦瘦的肩上,让棉跟着“大部队”往前走。
俩人分别的时候,朱看到棉脸上隐含着笑,一种害羞的笑。
这个决定对棉来说是有点差异的,也是喜悦的,她没想到妈妈会提前一百米放她一个人去上学。
棉是一个害羞、胆怯的孩子。
第一次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去上学,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朱留在路边的公交车站台等出租车,打车软件上,网约车还有六分钟才到,路线有一段刺眼的红色的“蚯蚓”,眼看就要七点四十分了,看来难逃迟到的结局了。
一个怨妇的角色从朱的体内苏醒过来。
“哎,又迟到了,怎么回事,本来不该我送孩子的,都怪谁,怪润出什么差,出差也不提前安排好。不是说让你妹来送孩子吗?结果呢?……”
有了这种苗头,朱立马清醒过来,不让怨妇占据主导地位。
“出差也不是工作需要吗,也不是为了多挣钱,为这个家好吗?迟到就迟到呗,反正一个月有两次迟到免责,平静、平静...”。
朱慢慢平静下来,坐在站台的凳子上,看着眼前的大堵车和“大部队”,投入地欣赏着周围发生的一个个小插曲,还时不时地把自己当做小插曲里的人物。
想着想着,出租车到了,朱坐上出租车,看着大数据的计算,至少半个小时到达目的地,迟到无疑了。朱操控着打车软件,选了一条距离稍微远点,但没有红色蚯蚓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