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之故乡》:回不去故乡的人,你的灵魂何处安放?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今天读鲁迅先生的《故乡》,读了有几遍了。心里想着要写点什么,但又始终抓不住。

晚上到了跑步的时间,换了衣服就出门去了。

路上一边听许子东教授的《重读鲁迅》。中午休息的时候其实是已经听过一遍,而且文稿也反复的读了几次,但是我觉得还是要静静地再听一次。

跑完步回家,我又换了衣服,安静地关了门窗,坐在客厅里,把刚刚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

02

鲁迅先生的作品里面的视角人物,有时候是虚构的,比如说《孔乙己》里的店小二,《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有时候又是接近于他自己,写的是他的实际的经历。

《故乡》讲述了一些比较接近于鲁迅先生实际经历的故事。他在北京做教育部的官员,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但是钱又不太够,于是就把浙江绍兴的祖房卖掉。

文章里写的就是鲁迅先生回到家乡,处理搬家事宜的一些见闻。

他印象当中的故乡,美丽不可方人。但当他回到去的时候,却已经物是人非。他发现,故乡终究是回不去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先生十几岁离开绍兴,这次回去的时候已经接近四十岁。或许故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或许只是心里发生了变化。从少年到中年,原来色彩斑斓的环境大概颜色也会变得暗淡,从而变得“萧瑟”,没有一丝“活气”。

当然,让先生内心变得悲凉的,不仅是环境的变迁,更是因为人的变化。尤其是少年时代的好友闰土的变化。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大概所有的80后、90后、00后都不会忘记这个神异的景象,忘不了少年闰土。

当鲁迅先生的母亲提起闰土的时候,他想起所有的关于闰土的美好回忆。

捕鸟,什么鸟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海边有许多五彩的贝壳,守西瓜的危险经历,潮汛来时的沙地上,有许多鱼在跳……

可是当他再次看到闰土的时候,那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但是让作者心里感到悲凉的是闰土的一句话。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把闰土苦得像木偶人。

我在听录音听到这一段的时候,眼睛似乎有了眼泪。多少人都回不去故乡了,不只是物是人非,故乡已经容不下我们的躯体,更容不下我们的灵魂。

03

我想,改革开放以来,离开故乡大概会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就像鲁迅先生那样。从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小有成就,也不算大富大贵,但刚好可以安家立业。

故乡已经回不去了,在城里也麻烦。小孩读书要学位,买房子要先有资格,买车要摇号……

住在城里面,没有亲戚,邻居一年难得见几回,同事之间上班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够多了,下班了还是不要再见面的好……

可能只有在外面旅游的时候的灵魂才是自由的,但是大概也只能是到处漂泊,无处安放。

04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城市里面没有办法安家立业,只能赚了钱在家乡盖了房子,年纪大了只能回到故乡养老。

这样的情况的人应该是占了最大的比例的。

亿万农民工大概就都属于这种情况。为城市建设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年华,不能享受城市的医疗养老服务。

小孩不能在城里读书,沦为留守儿童。

住在环境最差的城中村,还没有资格买房,也买不起房。

做的工作也都是城里人不愿意做的,最脏最危险收入最低的工作。

还被城里人看不起,被指责占用了城市资源,还被认为素质低,没有文化没有教养,是犯罪的大多数……

这种情况不要说灵魂没有安放的地方,我认为连灵魂都没有了,似乎形同行尸走肉。

就像闰土一样,明明在被压迫,就是没有出路。

05

第三种情况,离了家乡,去了比较远的城市,但又不算出国。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比如说香港和澳门。比如说台湾。

香港和澳门吧,因为曾经被外国占去。现在已经回归很多年了,但是那边部分的人和内地人始终是有一丝隔阂。

这种心情大概很复杂。一开始的时候,内地很贫穷。港澳同胞回到内地的故乡,可能就像鲁迅先生回到故乡那样,碰到了童年的闰土一样。

后来内地逐渐富裕起来,很多有钱人都到香港买奢饰品,引起部分香港人的抵触。这个也容易理解,当年的闰土变成鲁迅,身份对调过来,任谁都是有点难以接受。

台湾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比较敏感,也不讨论了。

这些离了故乡的人,想回到故乡,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路,始终在外游荡。

06

第四种情况,就是离开故乡,出了国的人。

比如说广东江门是华侨之乡,历来有出国的传统。好像不出国就没有出息一样。

但我想,这些出国的人,在外面不管混得好不好,内心一定是苦闷的。异国他乡,抛弃了所有,精神家园苦寻不着。

故乡不要说回不去,回得去也无所适从。已经接受了另外一种的文化和传统,回到故乡,应该会有更多更厚的障碍和隔膜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鲁迅先生在一百年以前已经描写了这种类似的离了故乡的隔膜与苦闷,但他又认为这种隔膜不是不可消除。

他认为这个世界应该可以更好,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富与贫之间,高位与基层之间,官与民之间……应该没有那种高墙阻挡。

他这样写道: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但愿这条路是真的,是走得出来的。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呐喊》读书感悟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