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除湖北省以外,全国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都连续保持在个位数,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在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的基础上,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复工复产和稳就业情况。
下面,我们就把2月10日以来国家公布的多个省区市复工复产数据提供给大家,便于大家从中判断对自己有利的就业机会。
节后第二周(2月10日~16日)
虽然根据中央延长休假的通知,全国统一的春节假期只放到2月2日,但由于各地的人员流动限制、开复工限制,各企业的人员、原材料、资金到位情况等,不少地区进行了休假延期处理,很多企业在节后第二周才陆续复工。此时段,各地区重点保障的复工单位也是疫情、民生、能源相关的企业。不过,许多地区已派专人帮助重点项目、规模以上企业解决复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月11日,我国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口罩企业的复工率为76%,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复产率为57.8%。
2月15日,江苏省的医药、电子、石化、冶金、光伏等五个行业复工率超过60%。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开工19000多家,占总数的近68%。
2月16日,福建省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近60%。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5751户,其中,合肥、滁州、黄山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为50%左右。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为44%。北京中央商务区,不少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重点企业通过弹性复工、线上开工、远程会议、预约制上岗等多种模式逐步复工。
节后第三周(2月17日~23日)
从节后第二周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疫情管控下,许多企业想要复工复产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仍处在50%以下。企业遇到了人员返岗难、原料运输难、产业链配套难、资金周转难等问题。
随后经过各地区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加派返程专列、转班客车,就近招聘,增加金融扶持等措施,节后第三周的复工率明显提高。各地区重点工程,如"八纵八横“高铁网重点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保障工程等,也基本全面恢复建设。同时,一批总投资额数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签约落地。
不过,受到外地务工人员依赖程度、疫情影响程度、经济发达程度、生活观念等因素制约,各地复工率仍然有较大差别。另外,因为疫情,一些外贸企业的短期订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月17日,兰州高新区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湖南共有69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复工率为42.3%。
2月19日,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为71.3%。内蒙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1547家,复工率为56.2%。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为52%,重点支持的60户工业龙头企业复工率达93%,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全面复产。
2月21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复工率达到98.7%,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上海全市工商企业复工率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7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复工率达到了93%。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89.4%。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80%。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35969家,复工面79%。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
2月22日,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3588家,复工率为58.3%。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
2月23日,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近4.2万家,复工率达82.2%。
本周情况(2月24日至今)
2月25日,广东省佛山顺德区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已经达到98%。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3500多家,复工率达到了97.8%。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复工820多家,复工率接近100%。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已超过84%。
可以看到,经过精准对接返岗务工人员,积极协调上下游产业链等积极举措,各省区市的复工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复工率从16日的60%,提高到了21日的80%,5天时间提高了20%。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复工率从17日的42.3%,提高到了25日的84%,8天时间提高了40%以上。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指出,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在我国各地区复工复产有序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也在迅速恢复。不过我们也不难发现,各地区仍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没有复工。根据专家分析,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终端、面向消费者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放开预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好的,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各地区复工复产情况数据,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为自己的就业带来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