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老鼠的出现,为整个世界带来了长达数百年的灾害,有数百万人因此而亡。鼠疫是现代医学出现之前,最为可怕的瘟疫,即便是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它仍然位列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第一位。
鼠疫是什么?为什么危害这么大?
鼠疫是由耶尔氏菌(鼠疫杆菌)引起,通过老鼠、跳蚤或动物和人类的迁移活动进行传播扩散,它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癫痫及坏疽(黑色坏死的肌肤)等等。
玩过瘟疫公司的人都知道超高的致死率和传染率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现实中鼠疫不仅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还有超高的致死率。患有鼠疫的人往往在几天内就会死去,死去的患者尸体又成为了二次传播的温床,让鼠疫进一步扩散。
在抗生素出现之前,鼠疫一直是人类的噩梦。
历史上三次鼠疫及其造就的后果
查士丁尼瘟疫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关于鼠疫的记录。
公元541年,鼠疫从埃及的培鲁沁从亚力山卓蔓延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最后导致整个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都爆发了鼠疫。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有三分之一的民众因此而亡,人口的减少削弱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实力,进一步加速了它的灭亡。
从瘟疫爆发开始到瘟疫结束(公元717年)前,鼠疫伴随着帝国贸易网不断扩散到欧洲地区,造成了将近2500万人的死亡。
这次鼠疫不仅造成了地中海贸易衰退,还改写了欧洲历史的版图。
14世纪席卷全世界的黑死病(伦敦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占当时总人口的比例20%(约估值,此数据来源《DK医学史》)。
14世纪到18世纪,整整四个世纪的时间里,黑死病席卷了整个世界,其中欧洲受黑死病的影响最大。
1346年至1350年,黑死病让欧洲人口急骤下降,约估有2500万人死亡。当时的文化、经济、政治都受到了影响,封建势力与宗教(教会)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有许多人都不再信仰上帝,这为之后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打下了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黑死病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及现代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377年,港口城市杜布罗夫尼克对旅客采取了强制30天的隔离措施也不能阻挡鼠疫的脚步。
1720年,马赛大瘟疫为欧洲第二次鼠疫(黑死病)落下了帷幕。
中国历经了两次大规模鼠疫。一次是席卷全球黑死病,一次是近代大规模鼠疫。
14~18世纪,黑死病在全球范围内兴风作浪,而明朝的万历和崇祯时期正巧遇上了黑死病与小冰期前期的双重打击。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当时的中国已经十室九空,城内城外几乎没有一个活人,更有全家患上鼠疫,一个人都没有存活下来。
到了19世纪的1855年,鼠疫在云南开始爆发,紧接着流传到东三省、香港、印度、埃及等地。[1]
1894年,科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和北里柴三郎分离出了鼠疫杆菌并将其命名为耶尔氏菌。直到1945年,针对鼠疫的抗生素链霉素才出现并进行了第一次临床试验。[2]
阿尔贝·加缪与《鼠疫》
该书用鼠疫来描写时代的灾难,用寓言式的方法来警示世人,这与当时成书的时代有关。
该书体现了加缪的哲学观点: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活着没有意义。同时具有了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乔万尼·薄伽丘与《十日谈》
1350~1351年,黑死病肆虐欧洲,昔日繁华变尸骨遍地。正是这样的人间惨剧,给薄伽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写下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
《十日谈》反对了封建及教会势力以及书中的人道主义为文艺复兴运动进行了开端。
鼠疫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鼠疫留给我们反思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
[1]、[2]源自《DK医学史》(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