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 选摘
不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改变。
实在不想改的就别改了罢
知道自己的缺点,也知道自己改不掉,其实并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自己确实有缺点,自己却完全不知道
想改,却最终失败,大抵上都是“误以为改变是瞬间的事情”造成的。
下个决心,是瞬间的事情,瞬间的决定,行动才是填补后面非瞬间的整个过程的实际内容。若是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直接把“下决心的这个瞬间决定”直接跳过——他没必要存在;直接开始行动就好,这才是关键。
刚开始用力过猛,就基本上注定会失败。
STEP 2 思考
变化每一刻都在发生,个人的变化也在发生,只是有些变化太细微,暂时无法察觉。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互动,这些互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雪山的水一天天流向大海一样。那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是我们价值观和环境逐步完成的,它会很慢,但是我们想要尽快达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想要控制自己,隐忍,自制,去靠向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想要的不够清晰,一个是采用的方法可能用力过猛。
我可能并不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经过一定的阅历之后,我逐步知道了自己不想要什么,拜托那些不想要的东西的纠缠就是我们需要做的。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有时候选择是两难的,鱼和熊掌,我怎么办?其实内心是明白两者更需要哪一个,因为太多的利弊放在其中,将自我混乱了。等等真真需要作出生死抉择的时候,心会给你指引。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拿出纸笔,罗列出如若真的改变之后可能带来的坏处,尽可能的罗列,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然后拿出一个硬币,没错抛硬币,这里强调的不是抛硬币的结果,而是抛硬币的过程,在望着这个硬币抛向空中又慢慢落下的瞬间,心中其实是由一个倾向的,期望的那个结果就是自己内心真正在意的结果。
我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听到别人说的写作这个习惯很好,先定个计划,一周写一篇吧!自己就闷头开始了,然后没有完成,内心很是沮丧,觉得自己自制力差,对人生就失去信心了。这就是明显的用力过猛了,因为真的没有把握到事情的基本的规律,或者说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一次只能养成一个,当一个习惯不再需要外部提示就能自觉完成,就是说明习惯已经养成了。当然习惯有很多种,我觉得习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输入的来源在心里的,一种是输入的来源在外部的。输入的来源在心里的,就是反思,生活中做过的事情都自己在心里了,需要的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取舍和优化。输入来源在外部的,就像写作,在完全没有任何文字阅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写出东西的。那么推论就是从逆向拆解的最小环节入手。找到最优秀的作品,拆,拆解,明白它好在哪里,拆解成最小的零件,然后分门别类,逐步形成体系,自己再重新组合,自然就是优秀的作品了,就像现在做的拆书一样。这套体系的打造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不可能光自己去打造,也可以与人交流,参加培训等等。
STEP 3 行动
1.什么是我厌恶的?
2.这个厌恶是谁造成的,是他人混账,还是自己懒惰?
3.还不清楚厌恶的原因,想办法让自己去适应。实在不能适应就先放着吧。
4.是他人混账,就想办法与他隔绝。
5.是自己懒惰,就需要自己去逐步改变自己。用另一个更高容错的目标取代现有的目标,将他纳入其中。
6.承认自己不可能马上改变,但是可以从最小的行动开始习惯。
如果是人,就从做一件小事开始。
如果是事,就从收集优秀作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