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有关钻石行动的Why-How-What:
Why – 牵引力
How – 少做多得
What –找到自己的钻石行动
展开
什么是目标?
-
要我做 (must or should) v. 我要做(want) – 我要做的东西才有牵引力
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也即对牵引力的管理
寻找牵引力
持续放大牵引力
-
应用牵引力带来行动力
目标管理包括:
找到对的事
用对的方法做
持续做
è钻石行动属于找到对的事:最爱、唯一、有力量
目标的层级:日or周计划/月目标 à半年目标à年目标à长期目标
è本次钻石行动属于半年目标,需要落实至月目标及日/周计划
目标设定的两种方式: 全方位面面俱到式 v. 只列重点式
两种方式并非对立关系,重点式也可以是从全面目标中筛选确定,全面目标也要有优先顺序
-
重点式目标应该是可以少做多得的目标,是一个可以同时推进很多事情的抓手,MIT (Most Important Things)
目标的标准设定:
要有弹性,保底争中挑战高
当目标设定引发焦虑时,减半再减半策略 – 小步快走,快速迭代
目标应该是可控的,可以转化为行动的
-
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 – 可以考虑度量尺方法
如何规划目标 – 区分思考,在不同阶段担当不同角色,完成不同任务
梦想家 – 要不要 (不考虑行不行、配不配)
批评家 – 防风险 (追逐梦想也要脚踏实地)
-
实干家 – 怎么做 (一步步填满目标和现实间的差距)
Tips:
听起来很容易懂的事,尝试输出;请起来不容易懂的事,尝试输入
目标设定有弹性,保底争中挑战高
目标太高引焦虑,砍掉一半再一半
行动比纠结好,完成比完美强,小步快走,快速迭代
新的方案总会带来全新的风险,不要总是想着打补丁,有时候需要跳出去,直接转换路径
eg. 要了解某个主题,看书学习 à 咨询牛人,了解问题的边界,获得高频小套路,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可以应用的模型:
RSQC (Range, Schedule, Quality, Cost) – 明确目标的范围、期限、质量、成本,从而界定并制定可量化目标
-
GROW (Goal, Reality, Option, Will) – 确定目标,认清事实,找到现状到目标的路径,行动
我的2017下半年钻石行动 – 减轻工作中的拖延习惯
分解目标:
接到工作一周内有处理 – 计划、行动、授权、拒绝
列入计划的工作被迫拖延的比例控制在30%之内
通过提早规划,预留机动时间等方式减少可比避免的突发事件频率
目标动力:
减轻负疚感和对自己的不满
更从容地使用时间,可以有固定时间处理工作外自己喜欢的事情
更好更及时地为团队成员提供服务
存在风险&解决方案:
表层意愿和深层意愿冲突,其实很享受最后一刻冲刺完成且表现不坏的结果 – 做深层原因分析,不断追问,直到找到最强的意愿动机
系统工程,某些环节如何落实欠缺知识 – 将钻石行动目标分解,每月、每周设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请教牛人及自我学习
难以坚持 – 设定外部反馈及督促机制
任务计划:
将目标分解为可以落实到行动的点(不奢求一次到位,先拿出雏形)- 7/9
分析拖延的深层心理原因,并为每个原因预先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 – 持续做,初稿7/9
将目标分解落实为月目标和周计划(周计划最好形成可考核点,每天打分)
将周计划落实在每日行动中,并每日记录及简要总结
进行周反思和月回顾,统计完成情况,分析未完成原因,调整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