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植物只有两个状态,成长或死亡。如果植物状态不好,这时需要思考原因是什么,及时调整出适合植物的生长环境,让它自然舒缓过来。
植物对环境的需要除了水和阳光,还包括环境是否通风、空气的湿度、温度、土壤等等原因,越是能够营造出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状态,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
植物有着内在的驱动力,只要环境合适,它们就会努力生长、繁衍。
如果从人类的角度去考虑,会有好看的植物、可以食用的植物、有毒的植物、丑的植物,但是善恶美丑只存在于人类的主观世界中,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只会努力地生息繁衍、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人类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人类与植物,都是生命体。我们感受到的植物的美,可能源自生命体本身拥有同样的内在秩序并且会自然地将这种内在秩序展露出来。
如果植物会思考,它们更容易产生焦虑,野外的大部分植物没有办法过冬,只能留下种子在来年春天的时候发芽,那么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堆植物瑟瑟发抖?作为生态链的底端,很多动物会将植物作为食物,当它们的血盆大口张向植物的时候,植物会不会感到恐惧?室内植物的生长依赖于人类的悉心照料,如果人类忘记浇水,植物便会死亡,植物会不会在被人类抱进家的第一天就感到惴惴不安?
还好植物不会像人类那样思考,不然它们大部分时候不是死于环境不适,而是会死于过度焦虑。
家养的植物会生出很多“害虫”,可是仔细想想,它们不过是以植物作为食物的生物,人类也是在生态中以各种植物、动物为食,在相对的视角中,人类是不是也是“害虫”?
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对错之分,只是看待生命的视角不同罢了。
人类由于会思考,对于生存的需求比植物复杂很多。没有人愿意在满足生息繁衍的情况下被囚禁在一个地方无法动弹。除了生存上的需要,人类在还希望自己被他人需要、关注、爱和尊重的。
同样是生命,活的舒展的植物多,而自诩为高等生命的人类活的舒展的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