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段失败的婚姻。
我怜朱安活的太卑微,一生都不得圆满。为一个男人,守了四十多年活寡。这,是一个女人的不幸,也是一段婚姻的不幸。
这段失败的婚姻,恰恰是千千万万个封建婚姻家庭的代表。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让她过得辛酸。还记得那句,绣花鞋掉了,是个凶兆。既讽刺,又可笑,夹杂着辛酸。
她是个可悲的女人,悲在她生错了年代,她被束缚着,失掉了自由。她信奉的,却毁了她的一生。她试图去改变,奈何差异太大,她还来不及说什么,却又被那沉重的枷锁锁了回去。
我起初是不理解鲁迅的做法,作为一个名人,怎可如此糊涂,口口声声说着要破除封建理教,实际遵从封建思想。后来,却又理解了他,他的选择是出于无奈。在那样的一个社会,包办婚姻就像是一种权威,你可以去挑战权威,但你也要考虑后果。如果,鲁迅早早的休了妻,朱安就沦为了弃妇,她的一生也会被耻笑。鲁迅不忍伤害她,却又无形中给了她一刀。如果,鲁迅选择接受包办婚姻,和朱安过完一生,没有自由,那也是悲剧。如此看来,甚是辛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所处的年代的婚姻是封建的,但愿他自己能成为最后一个。
鲁迅却忽视了,有一个女人为了所谓的牺牲,赔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有他的全世界,可他是她的全世界啊。或许,下一世,朱安会遇到她的良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