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社会,不管是男生女生,如果想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自己的成就,必须具备一个品质,就是独立。这种独立包括能力上的独立和思想上的独立,而能力上的独立,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成年以后,可以不依靠父母独自养活自己的能力。
至于思想上的独立,则表现为一个人对社会上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对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人云亦云。
很多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独立能力和独立思想的人,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就是从小就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实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格的要求,对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丰子恺曾经说过:鼓励孩子在和大人交谈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英国政坛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曾表示,自己的父亲从小就鼓励自己,对于一件事情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鼓励他和自己争辩,也正是基于此才培养出她强大的政治气场。
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鼓励孩子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一件事上和父母持不同意见时,父母甚至可以允许孩子和自己争辩。
一位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争辩是孩子走向成熟之路的重要一步。
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更富有创意和领袖气质,孩子争辩的时候,表明他在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要分析对方的观点,找到破绽,加以辩驳。
这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促进大脑发育,二是增加家庭互动氛围,更利于孩子各方面的成长。
很多父母都担心允许孩子和自己争辩,会慢慢助长孩子不尊重父母的习惯,其实孩子和你争辩,并不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既然是真理只会越辨越明,父母又何必担心自己的威严会在争辩中消失呢?
但是提倡争辩,并不是说让孩子胡搅蛮缠,随心所欲,口不择言。争辩是在讲明实际的道理,一旦孩子违背了这个原则,父母就应该制止,另外争辩也不是凡事都要争论,那只会让生活陷入混乱,让孩子争论是让他发表有价值的观点,生活中应有的基本原则是不提倡争辩的。
同时,作为父母在和孩子争辩的过程中,应该放下自己的家长权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
如果父母一直放不下做父母的架子,不允许孩子挑战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即使允许孩子争辩,孩子也会心存畏惧。不敢放心大胆的和父母辩论。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可是这种独立和有主见的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积累培养起来的。
因此,父母从小就要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孩子长大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