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家过,赶上“史上最热闹贺岁档”,看了三部。
按顺序分别是《新喜剧之王》《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
优先周星驰是因为情怀,《喜剧之王》是心底深重的情结,所以看完之后不免失望。
《疯狂的石头》之后,我对宁浩的电影大都谈不上喜欢。《疯狂的外星人》反倒有惊喜。两个好演员,加上值得咀嚼的对“平等”话题的讨论,是一部值回票价的喜剧片。
出于对国产科幻片一贯的担心,《流浪地球》一直没下决心去看,直到口碑吹爆之后才看。文戏的确有不少问题,但制作水准和视觉特效绝对是可观的。
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我还沉浸在波澜壮阔的星球逃亡里,顺手点开了豆瓣。
那一刻,我的嘴张得跟木星一样大。
可能是我太年轻,没想到《流浪地球》热评第一长这样。
不能说这样的评论毫无道理,可读完之后,再回味一下电影本身,你会嗅到一种危险的气味:但凡这部电影有我不喜欢的地方,给一星没商量。
满分10分,5颗星,1星相当于只给2分。
你们知道被无数人cue被无数人喷的《逐梦演艺圈》几分吗?
然后你给《流浪地球》1星?还有4万多人点赞?
这也不是孤例。在热评里翻两页,低分画面随处可见。
观众当然拥有打任何分数的权利。但罔顾明显的可取之处,摆出一副“我就是不喜欢,我就爱给低分咋地”,显然不是什么高级的姿态。
更绝的是,怀抱这种姿态的杠精,往往还会给自己贴上“专业准确”的标签。连基本的客观标准都不管,“我喜欢的就是好的,我不喜欢的直接一星”。
两手一摊,respect。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疯狂的外星人》和《新喜剧之王》的热评区一角。
要不然是抖机灵。
要不然是动机揣测。
我个人也不喜欢这两部电影。但我坚持,若不是真的烂出天际,我很珍惜手里打1星的权利。
关于《新喜剧之王》,我是这么说的。
关于《疯狂的外星人》,@琦殿 说出了我想说的。
这些当然不是什么真理,但至少是在认真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有一个评价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基于我的观影经验,基于我的审美标准,绝对不是张口就来的“我喜欢”。
去年年末,我去“造就”录一个访谈。主持人问了我一个关于流行文化的问题。
我是这么回答的:
现在你会发现一种趋势,听古典音乐的可能看不起听民谣的,看话剧的看不起那些为了麻花走进剧场的那些观众。我自己不是很认同这种鄙视链。
每一个作品在市场上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基于这个客观现实而产生的。如果它有流行的理由,与其强行根据个人的品味去分一个高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去探究为什么这样的作品,有人觉得不好,但它仍然会成为流行。这个问题本身比在鄙视链当中找到自己的优越感更有意义。
但是今天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流行文化的追逐,一旦融进了一个叫“自我”的东西之后,会有点变味。
比如说有一些观众是非常资深的剧场观众,他可能三四十岁的年纪,已经看了一两千部话剧了,他有一两千次剧场经验,而有的观众他可能一年只进1到2次剧场。从评判标准来说,我当然更愿意相信有非常丰富剧场经验的观众的判断。相对来说,他有更丰富的评价体系去评价一个作品。
可是在今天我看到网上很多人,会有一种逻辑是,虽然我只进过一两次剧场,但我喜欢的就是好的,我不喜欢的、我不理解的那些东西就不行,就不讨人喜欢。
关于国产电影的评价,我也想说同样的话。
国产电影还有太多的问题,但越是这样,观众的反馈就越重要。
不要觉得随手1星或者不负责任的5星不会影响什么。要是人皆如此,市场的评价体系就会紊乱,创作者的境遇和选择就会受到进一步冲击。
中国观众能决定的东西已经很少了。手里这仅有的评星的权利,真的好好珍惜,别动辄拿“我就是喜欢”“我就是不喜欢”来敷衍,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逐梦演艺圈》也给1星,《流浪地球》也给1星,如果人人都这么杠精或者喷子附体,更好的“流浪地球”们永远不会拿到投资,永远无法制作出来。
当我们抱怨国产电影烂片当道垃圾横行的时候,不妨先想想,怎么珍惜自己手中的那一票,多看点电影,多做点客观评价,多给点建设性的意见。
对那些“1星体质”的杠精,特别想问一句:“你谁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