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从一个象棋村冠,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逐渐进入市冠行列。虽然成绩不太稳定,但是平时爱思考,爱总结,多年下棋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与体会的,想着分享给喜爱象棋的朋友们,让大家在学习中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尽快进步。暂命名为:对奕十忌。
一忌行棋冲动,激动。冲动则不冷静,心浮气躁,古语有“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在冲动的情况下,考虑招法就可能不清晰,漏招就会多。还会造成形势判断不准确,于攻于守把握不好。尤其是容易过分用强,导致败局。所以我们在对弈中要避免受到对手盘外招的影响、刺激而冲动起来。窃以为这是首要原则。多少好棋,一招之差,面目全非。
二忌“玩”棋。有时候在棋馆中或棋摊上,随手漫下,反正是玩嘛,胜负无所谓,也没有紧迫感。玩棋则没有练棋目标,计算不精确,招法不紧密,对局质量不高,无法从对弈中受益,导致水平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平时玩棋成了习惯,参加比赛时就紧张不起来,时间上极易也会不够用而超时致负。建议可挂点小彩,或多参与比赛,提高对弈的重视度与专注度,从而提高对局质量。
三忌“泡”棋。平时下棋时无论好走不好走,均长考,时间耗费太多。形成习惯后会严重影响比赛时间的使用,常常因超时致负,快棋赛中尤然。建议:平时采用棋钟加强对局时间的控制,对于平时研究有素的开局、中局或残局的定式,看准后面的变化,要果断地走出来。
四忌心态不稳。遇到高手,过高地看待对手,畏手畏脚,难以发挥正常水平。遇到弱手,又过于轻视对手,导致发力过猛,步子太大,被对方抓住机会反而输棋,无法展示出自身的实力。对策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对方的水平,要以盘面为依据,不论对手是大师还是普通棋手,优势盘面要争取获胜,劣势盘面有积极求和,不能认为自己比对手高就强赢对手,这种心态往往导致失败,全国大赛中经常爆出的冷门有一些就是这种心态导致的。
五忌精力分散。比赛棋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导致大脑工作不专一,不能深入到棋中去,出现思维盲点,且算度不深沉,从而导致棋局虎头蛇尾,优劣反反复复,抓不住对方弱点,发挥不出己方的优势,纠缠在一起。建议通过静坐来养精蓄锐,尤其在比赛前更是如此,从而确保保持高度的专注力。
六忌死记棋谱。常见有的棋手擅长背殴,一问为什么这么走,答曰棋谱上或某某大师就是这走的。不能真正理解布局的战略意图,预计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一旦脱谱就像软件跳了水,水平断崖式下跌。建议对弈中要及早规划中残局的方向和具体战术,通过中后盘规划,再去考虑开局的战略战术。再去与棋谱对照看看是否正确。这样进步才会快,学的都成为了自己的东西。
七忌过度疲劳。对奕不仅是脑力劳动,很大程度上是以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为基础。体力疲劳或大脑疲劳,会导致大脑反映迟钝,计算模糊,棋感迟钝。建议棋手在平时养成按时锻炼身体的习惯,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就像前辈国手杨官磷,业余爱好打乒乓球,保证了杨老有充沛的体力参加比赛。他还是一位业余乒乓球高手呢。
八忌随手棋。随手棋的坏处不再赘述了。建议是多下有时间限制的慢棋,反复斟酌,精雕细刻,对形势的平衡、变化等高度敏感。对于关键的招法,要深入思考,再三斟酌,确保无误后方可行棋,切不可随手。
九忌强硬行棋。行棋如水,顺势而动。当赢则赢,不能赢则和。勿强攻硬打,逆势求胜。下棋讲究的是水到渠成、集腋成裘,不出奇,不搞怪,保持己方阵型完整、有力,然后再积极寻找对方阵型弱点,滴水穿石,绳锯木断,逐步渗透、侵削,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势。
十忌过度紧张。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棋手的专注程度。而过度地重视比赛,夜不能寐,将导致后续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精力不济、大脑混沌、反应迟缓、忘记按钟等等,无法正常发挥水平。所以,适度紧张是必要的,过度紧张是不必要的。
虽列十忌,其实对弈中的问题不止十个,需要我们在对弈中多多总结,及时改正,棋艺水平必能快速提升。此为抛砖引玉只篇,请同好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