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dwin,20190902
这一章节解决两个问题:
分析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及如何使用记忆方法辅助或弥补这个“忘记"的问题?
再次强调记忆术在教育的意义?
在讲精神不集中前,还分析两种记忆名称,一种叫前瞻性记忆,一种回顾性记忆;
前瞻性记忆,就是我们日常记住的内容,在未来要办的;比如需要记得结婚纪念日、需要记得理完发顺便买两个鸡蛋回来等等,这些都是前瞻性记忆;
我们其实也经常忘记这些前瞻性记忆的内容,一个是我们不是很上心的马大哈,会忘记 结婚纪念日,会忘记爱人的生日等,但是这个内容目前已经有很多解决方案,如果使用记忆的方式来做可能效果还不会太好。因为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时间表、记事表、Todolist来协助管理这部分的内容,所有这种前瞻性记忆,只要你想做的,决定不会忘记,因为你有足够多的内容(工具)来提醒我们。
前瞻性记忆,担心忘记可以使用的情景,比如在慢跑时,在开车时 无法使用笔记本或者工具进行记忆,这下就可以使用记忆方法,比如你想起来说要买某一方面的书,假如你在跑步,那你把这本书跟家里的洗浴毛巾挂钩,这样你回来洗澡时,你就会想起这事;如果你是正在赶到办公室的路上,那可以把要记的内容跟你的键盘挂钩,这样你在打字时,也会想起。这种是我们记忆方法时,辅助记忆中的提示;
回顾性记忆,在学校学习基本上是回顾性记忆;我们考试中,大部分是回顾性记忆的内容;
回顾性记忆里面还有一种回顾恍惚,具体有三种
第一种,当你出门了,容易记不起来门有没有关;电有没有关;
第二种,想要找某一个东西时,一时记不起来放哪里,比如参加聚会后,忘记房间的钥匙放哪儿,因为聚会这种干扰了你当时的状态;
第三种,明明进了一个房间,但是忘记要去这个房间干什么了?
以上三种往往是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这个跟我之前分享过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一样的,明明是扔右手垃圾,但是却把左手的快递给扔了。
以上这三种情况,可以使用我们回忆定位的方式,比如你问自己去过哪里,跟谁说话,看到什么;特别是到另一个房间忘记在干什么,真记不起来了,建议可以再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原来的动作是有可能想起的。
强调记忆术在教育的意义?
这个介绍了教育不认可记忆术的原因,因为教育是需要让人认识和理解,而记忆只是纯粹帮助记忆,可能没有利于理解;所以有很多教育系统的人员都不认可,甚至反对;
但是在这个章节作者举了很多例子,用这个是有效的,用记忆方法协助记忆,加强理解没有相驳,因为你学会记忆方法,你编的故事尽可能是理解的意义,而不是跟主题无关的意义,这个会加强你的理解;
同时作者还举了例子说,不管是大学、高中,一样有50%左右的考试是靠记忆来回答,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掌握、探究,有效的记忆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批判的思维;记住只是基础,为更高级的应用、理解、批判服务的。
所以学记忆的同学,不能只是为了记忆,还是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做到举一反三,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