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反应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投资者做投资参考的重要依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少数公司为了指标好看,会去做假账,对普通投资人来讲,如何识别财报造假就成了一个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今天学习了常用的三个造假方式,便于甄别。
一、在“利润表”做假账A
利润表造假A--对应的指标变化
能呈现以上指标变化的,一般是是假交易的原因,出去的货款是无法真正变成现金收回来的。所以现金流没怎么提升、平均收现天数变长了。为什么要在利润表申诉上造假,因为一般的投资者是不看财报的,如果看的话也普遍止步于利润表,只要营收、利润好看,就判定可以买了,企业对这种情况比较清楚,所以对利润表做有针对性的造假。
但是如果从多个角度看(现金、应收账款、平均收现天数),就可以轻易发现异常情况。
所以说,巴菲特要求看财报时,会要求看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报表放在一起看,还要三张结合起来立体的看。
总结做假交易的公司的财报特征:
(1)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2)净利大幅增加。
(3)现金不会等比例的增长,因为销售额都是假的。
(4)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5)平均收现天数越来越长。
二、在“利润表”做假账B
手工调低公司运营成本,比如修改折旧费或其它运营成本指标。
三、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做假账: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为了让总资产周转率更好看,有些公司会考虑通过某些途径降低总资产,比如临时卖掉一些设备,但是现金流肯定会异常增加。
这里只是再次强调:看财报不能只看一张或只看特定的科目,而是需要将三张报表摆在一起才能看出报表的真实性与完整的关联性。
切记,三张报表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
四、总结
MJ老师提醒:财报体现的是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因此,其特性是指标慢慢变好或变差,报表上的数字除非碰上罕见的特殊情况,要不是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大幅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