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王阳明:一切心法(上)》读书笔记(2017-10-06)
哲学思辨离不开门卫的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关注心学很久,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何以自处?我们焦虑的内心如何变得淡定从容?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的束缚?如何成就自我?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显然是有所欠缺的,需要从传统和外来文化中寻找新的营养成分。
多年前看的是杨国荣的《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这本书显然更专业,相当多的术语较为难懂。熊逸的这本书显然要通俗易懂多,并且思维更为开阔。
我们在做很多重大决策时,何以有勇气?何以有平常心?何以缓解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讲,精神因素很重要。我们常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们也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这些,不能否认是精神性的力量在促使我们做出选择和判断。这种精神态度,也暗合高明的博弈之道:成功,时也,运也,势也;持续不断坚持向正确的方向努力,成功的概率显然大增,所谓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价值投资之道也暗合高明的博弈之道:因为你不是一榔头生意,天时有好有坏,你一直努力,总有天时好的时候。
信心是重要的,信什么反而无关重要:自信,从来都是积极人生以及通往成功之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而无论你自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从人生福祉上说,的确可以说“心即一切,一切即心”。对稀缺资源竞争不利的落败者自然就会另辟蹊径,这类办法,等而上者我们称之为哲学,等而下之者我们称为阿Q精神。“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人是群居动物,你的成功,恰恰是他人的失败。
为了摆脱焦虑,我们总会赋于世界秩序和意义。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一个德语单词的音译,意思是“完形”。世界就像一张永远也做不完的完形填空试卷,而我们在看到这张试卷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把那些空格填满,让这张试卷看起来完整、通顺而有意义。蔡加尼克效应:当一个人着手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因为中途被打断而导致这件事没能完成,那么比之完成的事情,他对未能完成的事情的记忆会比后者清晰一倍。
阳明心学确实致力于打造一元化的世界,强化我们的“确定性偏见”,简化我们认知世界的秩序化框架。这其实正是古代学术典型而普遍的特征,只是阳明心学在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罢了。
孔子有言“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自己体认,为人是为了被人所知,所谓迎合他人。自己去体认天道(现在的说法是追求真理),如果生逢其时,副产品就是事业有成,而为了被人所知,或者说为了赢得世人的认同,其结果反而是迷失了自我。
义利之争大约近乎公平效率之争,公平问题属于道义问题,有人认为道义应该被摆在第一位,即“只做道义上正确的事”,效率可以是它的副产品;也有人认为效率应该被在第一位,仓禀实而知荣辱,道义可以是它的副产品。后者批评前者迂腐,前者批评后者为取一时之功而贻百世之害。公平与效率,现代经济学对它的讨论要更现实、更科学。
“平常心”的悖论: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对我们是多么有益,正是它们敦促我们远离危险,或者鞭策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越是焦虑的人,越是在一些关键节点渴望平常心。
为什么我们不但喜欢攀比,还喜欢幸灾乐祸?一切人生福祉归根结底皆属于自我感觉。并非你的绝对收入,而是你在社会阶层中的相对处境决定了你的幸福感。我们天然就会忽略个人收入水平的绝对值,而永远自觉不自觉之中去追求综合收入能力的社会排名。你的成功是他人的痛苦,在心理上是自然而然的了。
“价值是主观的”这一认识竟然是直到相当晚近的时候才由奥地利学派认认真真地归纳出来。对稀缺性的追求是最深层的永恒人性之一,这才是经济学的真正基石,倘若亚当斯密当年能想到这一层的话,就不会困扰于那个钻石与水的悖论了。
“乡愿”是这样一种人:想指责他却也挑不出多大的错误,想斥骂他却也骂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家都觉得他是忠厚老实的好人,他自己也以正直、廉洁自居,只有当你真正合尧舜之来衡量他的时候,才会发现他是何等令人厌恶。这样的人,其实正是最宜于群居生活的人。他并没有内心坚守的道德准则,只是与世浮沉而已,总能够零障碍地融入任何社会评价体系。在今天的社群主义者看来,“乡愿”简直没有半点不妥,而任何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是“乡愿”。
两难:吾心与社会。阳明心学造就了有明一代的思想解放,这是思想史上公认的事情。
最后抄一段和投资有关的话:
用投资而非投机的视角,投资成了一件值得追求的事业。它不再是兴奋或焦虑不安,不再是杀机四伏的博弈,而是一种对社会趋势的观察,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对优秀企业家的欣赏,对复杂人性的洞察,对自己性格的再认知,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喧嚣的远离和对孤独的享受,以及对偶遇同行者的欣喜。投资不只是关于财富,它是普世智慧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