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尊周室,初会诸侯
桓公问管夷吾,寡人喜欢田猎,喜欢女色,是否妨碍以后的霸业。管夷吾说,不影响,桓公问,什么影响霸业?管夷吾道,不知道贤能的人,影响霸业,知道而不任用,影响霸业,任用而又听信小人的谗言,影响霸业。
桓公说,好。然后将国政都委给管夷吾,并赐号为仲,国人皆称为管仲,国中大小事,均由管仲决断。
当时鲁庄公听说齐国任用管仲,大怒,又想起之前兵败之耻,准备起兵攻齐。任用曹刿为将,引兵来齐。桓公也听说鲁国要复仇的消息,不听管仲之言,令鲍叔牙领兵攻鲁。两军相近,各严阵以待,由于之前鲍叔牙打败鲁兵,有轻视之心,率先击鼓进兵。曹刿令鲁兵不可轻动,动者斩。齐兵两次击鼓进兵,鲁兵如铁桶般不动。齐第三鼓时,曹刿令鲁兵全体进攻,齐兵未及有备,被鲁兵杀的七零八落,大败而走。鲁庄公下令追赶,曹刿止住,下车观察齐兵的车轮和脚步,示意可以追赶,齐兵损失极多。
齐桓公见败兵回来,大怒,说连鲁都打不赢,怎么让诸侯臣服。鲍叔牙说,齐鲁都是千乘大国,旗鼓相当,谁占主场谁有优势,现在要攻鲁,需要与宋联合,齐襄公时,宋齐就经常一起出兵,见齐国来修好,同意一起进兵。宋令南宫长万为将,猛获副之,齐使鲍叔牙为将,仲孙湫副之,各统大兵,集于郎城。齐军于东北,宋军于东南。结果宋军先被鲁兵击败,叔牙见宋失利,率兵返齐。后齐桓公向周请命,与鲁庄公互婚,齐鲁复通友好,两国约为兄弟。后宋遇大水,鲁派人来吊问,这时,齐鲁宋三国通好。
齐桓公自前番两次失利,后悔没听管仲之言,更是委国于管仲,每天与女人饮酒为乐。有国事来告,桓公让他们先告诉管仲。有个人叫竖貂,桓公以前的玩伴,想要亲近桓公,不便进宫,便自宫以进宫,桓公让其不离左右。又一人叫雍巫 ,字易牙,为人多权术,工射御,兼精于烹调之技。先接近竖貂,后又将自己的三岁儿子煮了给桓公吃,桓公以为易牙对自己好,也很宠信。后来二人一起向桓公进谗,说国人只知道有管仲,不知道有桓公。桓公说,仲父是我的股肱,有他我才能称得上君主,你们小人知道什么。两人不敢再言。
管仲治理齐国三年,国力大增,一日,齐桓公设朝,群臣礼毕。桓公问管仲,现在我国国力大张,兵精粮足,百姓也都知礼义,寡人想定伯主之位,怎么做?管仲说,现在诸侯比齐强大的有很多,南方有楚,西边有秦,但他们不知道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虽然衰弱,依然是天下共主。宋正遇到大变,君上可以派人朝周,请天子下旨,大会天下诸侯,定立宋君,宋君一定,然后奉天子以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列国之中,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海内诸侯,皆知我之无私,必相率而朝于齐。不动兵车,而霸可成矣!"桓公十分高兴。
桓公派人去洛阳朝贺周王,并请命定宋君,周王说,伯舅还记得周室,我十分高兴,我这附近泗水上游的诸侯,伯都可以给伯舅差遣。桓公便以周王之命,通知宋、鲁、陈、蔡、卫、郑、曹、邾诸国,约以三月朔日,共会北杏之地。桓公问管仲,这次赴会,我们用多少兵车?管仲说,君上奉王命,而会集诸侯,不需要兵车,可以为衣裳之会。桓公令军士筑坛三层,高三丈。左边挂钟,右边放鼓,中间设天子虚位,玉帛器具,十分整齐。另设多处馆舍,都十分宽敞明亮。
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君先到,感谢桓公为他定位,第二天,陈宣公杵臼、邾子克二君继到。蔡哀侯献舞,怀恨楚国,也来赴会。四国见齐国没带兵车,都纷纷把兵车退到二十里外。约期将尽,其他诸侯没来,桓公问,来了这么少,还需要盟会吗?管仲说,三人成众,现在有五国,可以盟会,如果改期,是无信。而且到期不盟会,是不尊王命,这样不能图霸。齐桓公便与几国集于坛下,齐桓公拱手对诸侯说,现在周王王政久废,到处叛乱。我奉周天子之命,和诸公聚会以匡扶王室。我们现在推举一人为盟主,然后听其号令。各诸侯推举齐桓公,仲孙湫捧约简一函,跪而读之曰:“某年月日,齐小白、宋御说、陈杵臼、蔡献舞、邾克,以天子命,会于北杏,共奖王室,济弱扶倾,有败约者,列国共征之。"诸侯拱手受命。
事毕,管仲说,鲁、卫、郑、曹,故违王命,不来赴会,不可不讨。齐桓公向四君说,我兵车不足,愿诸位一起出兵,陈、蔡、邾三君都答应了,只有宋君不作声。宋君来的目的,只为定位,目的已经实现,不想为齐桓公奔命,晚上先走了。齐桓公想要先追赶,管仲说,宋爵位高于我们,只有奉王命征讨方可。鲁国不奉王命,我们可以先讨伐。齐桓公先领兵攻灭鲁旁边的小国遂,然后派使者指责鲁君不来赴会,又与鲁夫人通信,鲁夫人正是齐的文姜,极力促成鲁与齐修好,鲁庄公迫于母命,前来赴会。
鲁庄公前来赴会,带上将军曹沫,桓公传令,止许一君一臣上坛,曹沫衷甲,手提利剑,紧随著鲁庄公。东郭牙见曹沫手持兵器,准备阻挡,曹沫睁目视之,两眦尽裂。东郭牙倒退几步。
两君各述友好,然后准备在香案前行礼。隰朋用玉器装血,准备请两君歃盟。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管仲急忙用身体挡住桓公,问道,大夫想干什么。曹沫说,鲁国两次受兵,国家正处危亡,现在齐侯以济弱扶倾来会盟,难道不为我鲁考虑吗?管仲问,大夫之意如何?曹沫说,齐恃强欺负鲁弱,夺取我汶阳之田,今日请归还,我君上才和齐侯盟歃。齐桓公答应了,并向天立誓,归还鲁田。后齐诸将愤愤不平,不想归还汶田,想要劫持鲁侯,以报曹沫之辱。桓公说,寡人已经答应曹沫,匹夫尚不失信,何况我。果然将汶田尽数归还鲁侯,诸侯听说,都知桓公信义,卫、曹二国,皆遣人谢罪请盟。桓公约以伐宋之后,相订为会。
齐桓公派人使周,说宋不尊王命,周王令大夫单蔑,帅师与齐伐宋,陈、曹二国引兵从征,桓公令王子成父,东郭牙等,统领大军继进,各军会集,向宋奔来。
大军途中,齐桓公遇到宁戚,知道宁戚之才,管仲也为他举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使与管仲同参国政。大军到了宋边上,商议攻宋之策,宁戚主动请缨,以一小车入雎阳,来见宋公。宋公问戴叔皮,这是什么人?叔皮说,这是一山里野人,因口才了得,刚刚才被任职,前来游说的。宋公问,怎么处置,叔皮说,主公召他进来,不以礼相待,看他怎么说,如果说的不当,就抓起来,齐侯就没办法了。宋公便如此安排。宁戚大步而入,向宋公施礼,宋公坐着一动不动。宁戚说,哎,宋国,危险呐。宋公大惊,我爵高国大,是诸侯之首,哪里危险。宁戚说,明公自已认为和周公相比怎么样?宋公说,周公是圣人,我怎么能相比。宁戚说,周公在周强盛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尚且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握着头发,来接纳天下贤士,明公现在危亡之余,群雄角力,两代君主被杀时,却妄自矜大,如此慢客。宋公急忙礼待宁戚,宁戚说这次齐侯奉王命,周王也率来王师,各路诸侯领兵前来,宋背叛王命,又抵抗王师,胜负不用想已分,不如重新与齐会盟。宋公说上次会盟不辞而别,恐齐侯不同意。宁戚说,上次齐鲁会盟,齐侯将鲁田全部归还,怎么会不接纳你。
后宋向齐献礼请盟,齐将礼转献于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