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医为中华民族人民的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西医进入我国后,带来了新的观念,特别在兵慌马乱的时期,救死扶伤,效果明显。
我国自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向西方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否定传统文化,包括中医。以至出现数次废除中医案事件,如今,不少国人仍然崇拜西医,反对中医。医学是来治病救人的,中医是否科学,需事实来说明。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一生致力于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成为其攻击的对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0年胡适突然生病了。他发现自己吃得多,喝得多,尿也排得多,人却日益消瘦下去。新派人物生病当然要去看西医了,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经过认真诊断之后得出结论:糖尿病晚期,已无药可治,只能回家休养。言下之意,胡适只能回家等死了。
西医没有办法,朋友就劝胡适看中医。当时正是学界“科玄论战”的关键期,胡适是科学派的主将,反对的就是像中医这样没有科学依据的“传统”。叫他去看中医,那岂不是主动放倒手中的旗子吗?然而,面子事小,性命事大,胡适最终还是答应了。
来给胡适看病的是北京名医陆仲安。中医没西医那样复杂,又是验血,又是验尿,陆仲安只是用手把了把胡适的脉,并询问了一下病情,就从容不迫地说:“这个病很好治,吃几服以黄芪为主的汤药就可以了,如果病没好,唯我是问。”
被西医判了死刑的胡适将信将疑地喝下了陆仲安开的中药,没想到几个月后症状就消失了。再到协和医院检查,果真是好了!医生们非常惊奇,这怎么可能?谁给胡先生治的病?胡适当下就把实情说了。
这件事轰动一时。被新文化运动者认为不科学的中医,偏偏治好了新文化运动名将的病。这令新文化运动者很是尴尬。胡适也觉得很没面子,对此事不置可否。然而,救命之恩是万万不能忘记的,胡适曾在林琴南的一幅画上撰文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原来,林琴南也受过陆仲安妙手回春的益处,为表示谢意,他亲自作了一幅儒医研究经典的《秋室研经图》送上,上面还题了一篇桐城体的文言文。陆仲安别出心裁地请胡适在上面题字。胡适欣然答应。
此类,反对中医,不相信中医的人,因病求助中医而痊愈的例子很多。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民国总统夫人宋美龄老病胃病突发,让她很痛苦,寻名西医诊治无效。便听从下人推荐中医张简斋,“三剂药”治愈。这让从小受西方教育,不相信中医的夫人,感受十分惊讶!另一则,1929年国民政府欲批准取消中医议案,中医存亡,岌岌可危。适值,崇拜西医的汪精卫主持行政院,他岳母患痢,遍请西医,不见效果。有人建议请名中医施今墨诊治,汪精卫无奈,只得允许。施今墨出诊号脉,每言必中,令汪精卫岳母心服口服。处方时施今墨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汪精卫岳母三剂药只喝一剂更痊愈,使他相信中医的功效,自此不提废除中医案。
上述病人,当时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患病求助西医无效后,再求助中医而治愈。如果中医作为传统的东西,就一定过时,腐朽,需要抛弃,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对的。废除中医呼声在我国延续了近百年,如今,部分缺乏传统文化自信心的人,还在极力否定中医,说中医没有科学性。
从上述故事不难看出,中医是有实际效果的医术。为什么国人要废弃中医呢?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呢?
对中医与西医的辨析,既包括中医技术和西医技术的区别,还包括中医文化理念与西医文化理念区别。
首先,国人中部分力争排斥中医是受政治影响。二十世纪初,反传统文化运动中,中医受到冲击和排斥,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人力争改良和变革社会,走西方之路,只有拋弃传统,才能变革,缺乏批判与继承的实事求是精神。毛泽东曾经因病通过中医治愈的经历,在新中国初期,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解决广大人民的医疗需求。中医因政治需要而保留并振兴。
西医学体系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它是近代时期的西方学者从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发展出来的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则以经络腧穴学、藏象生理学作为基础学科。是以整体观思想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门医学体系。
从上可知,中医和西医的研究对象相同: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研究的基础不同:西医是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中医是经络腧穴学、藏象生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也就是同一对象,中医和西医研究生命现象角度不同。难道人体生命规律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吗?如果是在上世纪前,认为科学的研究只有唯一性,是可理解的。
近代,对人类思维认识活动不断深入,大家知道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和无穷性特点,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多方面性,一种认识并不代表唯一结论。例如,对由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有从结构、细微角度的分析,也有从整体、协调角度的分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唯物辨证的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因症辨证,标本兼治及病理个性化施治让中医更加抽象,缺乏直观的标准。
而西医学的研究思想主要是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研究,注重人的形态结构和局部定位等。数字和影像及标准化让西医更加直观,缺乏整体的辨证。
不得不指出的是,持否定中医观的人,大部分人是对中医没有深刻认识,不懂什么是中医?人云也云,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科学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医治有效就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