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大概至少需要两本书来奠基。
一本故事,决定一生最终成为怎样的人物,发生怎样的故事。童话比历史真实,真实在它就是我们隐秘的愿望。神话比历史真实,真实在它总是我们不可摆脱的命运。
是《灰姑娘》还是《海的女儿》?是《水浒传》还是《丑小鸭》?是《基督山伯爵》还是《鲁滨孙漂流记》?是《西游记》还是《红楼梦》?我们总是被深刻打动我们的故事塑造,努力去活成内心深处渴望的样子。或者,寻找白马王子,或者,去成为白马王子。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没有这样一本阅读数十遍,刻骨铭心的著作,他的灵魂便只能从村子里的成功人物那里寻找导师和榜样。
另一本书则决定他的思维品质,他提问题、看问题的方式,他理解世界的图式。显然,这一定是一本哲学书,或者类似的理论书,譬如《国富论》或者《智慧书》。《论语》曾经是许多人的法定思想源泉,可惜真正真诚去汲取的人并不多,而且作为一本也许是最好的为人处世的道德哲学书籍,它解释世界的能力还是颇有局限。总有一种理论居于你思维的核心,也许是辩证法,也许是进化论,再也许就是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你总是对世界的某个部分更感兴趣,海洋或者天空,商业或者战争,教育或者种植……如果不是宿命,那一定是某本书籍引导着你看到了世界这一面的真相。
作为教师,哪本书成为你教育思想的奠基之作?杜威还是卢梭?孔子还是苏霍姆林斯基?或者,空空如也,最多是身边的某个榜样,一个体制中的成功者?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哪本书是你理解语文的根基?如果是课程论或者教学论,哪会怎样?如果是美学文论的巨著,那又会怎样?如果是一本启蒙与解放的著作,那又会怎样?我们被书所塑造,见我们所能见。但没有这样的一本书,我们仅仅用肉眼,恐怕只能看到早餐和午餐。
一本书是宿命——理论上一本书是不够的,但宿命就是,我们只能一次被烙印。
一本书打底,然后不断丰富它,修缮它,直到它成为自己原创的书。这就是开放了。
想成为卓越的语文教师,每个人都需要一本属于自己的“武功秘籍”!
只有烙印进灵魂,镶嵌进生命的书籍,才是属于读者的。这样的阅读必须“刻骨铭心”,这是和写研究生论文查找资料所完全不同的。没有刻骨铭心,怎么能算是灵魂与精神的根本书籍?
我说的两本书,其实就是两次镶嵌和烙印:一是少年时候的神话之旅,二是青年时代的思想之旅。四十以后将不可能再发生——只能借旧有的资源嫁接。
《人间词话》《管锥篇》《思维与语言》《美育书简》……每个人的缘分不同,许多杰作都有可能成为某人的秘诀,此乃缘分,甚至不可强求。
没有被一家思想深刻地烙印过,也就是没有思想,接触其他思想时也就脑中空空,难以索解。
一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但无论怎样发展,最终仍是这一家的发展。
而哪一本书能够相逢而成为自己一生的“武功秘籍”,这完全是个缘分,强求不得——可以也应该多方强求,然后会在某个偶然,书籍和阅读者,彼此刻印,滴血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