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的数学成绩很差,姑姑想要给她找补习,找了一圈后发现价格有些超过了她的承受范围,便希望杰哥帮忙补习一下。杰哥虽然没有家教经验,但还是同意了。
周六,姑姑带着表妹来到我家后,就让表妹做作业,由杰哥辅导她。表妹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拿出了作业,杰哥在一旁为她补习了一会儿数学。
吃过午饭后,姑姑又让表妹把作业拿出来做,表妹正在玩手机,不愿行动。姑姑便不断地催她,妹妹最后耐不住姑姑的催促,不情愿地从书包里翻出了练习册。但姑姑还是在说:“把作业拿出来让哥哥看一下”“你动起来噻”“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现在做了明天就不用做了”“你坐姿坐好点”……
听着姑姑的这些话,我心里有些着急,这种不断地说的方式,只会让表妹更不愿意学习。于是,我便跟姑姑说:“我们出去吧,不打扰他们了。”
姑姑停了一下,“但是......”她将到嘴边的话压了下去,听了我的建议。
等他们补完课,我和杰哥就带着表妹去买了一些零食,回去的时候,表妹问:“回去后做什么呢?”
我打趣地说了一句:“回去继续补课吧!”
表妹瞬间沉默了!
我想她听到补课时,可能不高兴了,便说:“听到我说回去补课,觉得有些烦躁?”
她说:“没有,就是有点震惊。如果是我妈这样说,我就会觉得烦了!”
我突然心里咯噔了一下。同样的话,为什么我说会和姑姑说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但是转念想到姑姑平日跟她说话的方式,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在上次见到表妹的时候,她就已经在抱怨姑姑唠叨了,觉得很烦。自己做一点事,姑姑就会指责她。
长期的唠叨让姑姑的话失去了效力,不但无法改变表妹,反而引起了她的抵抗情绪。
父母对孩子唠叨,可能是出于关心,希望孩子好。比如姑姑,她不停地唠叨表妹,是希望表妹可以好好学习,可是反复的唠叨,早已经没有了效果,表妹只会越来越抵抗,越来越不愿意听她的话。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的身上,这次回家后,我爸爸也对我的生活习惯不停地唠叨。他希望我可以早起吃早餐,希望我可以出去和邻居们多交流。每天都会不停地说,那几天我觉得特别地烦躁,而且也完全不想听他的。后来,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父女关系,便跟他陈述了我很在意我们的关系,希望我们拥有一个和谐的关系,也理解他为什么希望我早起,希望我能够出去与邻居交流,最后跟他说了为什么我没有早起,为什么我没有出去的原因。之后,他就没有再唠叨我了。
那么,在爸爸反复跟我说同样的话的时候,我没有听到吗?我听到了。第一遍就听到了。可是我没有按他说的做,因为我有我自己的考量,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在他一遍遍地唠叨后,我已经没有再去思考他说的话对与不对,只是觉得烦躁,抗拒。
回到与表妹做作业的事情上来,我在跟她说的时候,是以打趣的方式说的。而姑姑说同样的话的时候,是带着指责的情绪说的,是在说表妹做得不对。指责的方式通常不会带来配合,即使配合也不是真心实意的配合。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森堡.马歇尔关于亲子关系提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你希望孩子做什么?另一个是你希望孩子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做这件事?
当我们唠叨、责孩子的时候,孩子去做了,那他是出于恐惧害怕、被逼无赖还是出于真心实意呢?
表妹面对姑姑的指责,是抗拒的,即使去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只是为了应付,而不会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做作业。
学习也与我们的情绪相关联,如果因为学习问题一直唠叨指责孩子,那么和学习关联的情绪是什么呢——必然是烦躁、焦虑、厌恶……这样的情绪会催生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吗?显然不会,一旦没有被管教的时候,他就会逃离学习。
那么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确实感到不满或者担心的时候怎么办呢?
1.相信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向上的力量;
2.跟孩子分享你关于这件事的感受;
3.告诉孩子你为什么会在意这件事;
4.倾听孩子关于这件事的想法与感受;
5.树立榜样,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6.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也许我们终究不能改变孩子,让孩子按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可那就是孩子的人生。
也许我们有很多的经历想要跟孩子分享,希望孩子不要经历我们曾经经历的不如意,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而后悔,可是没有自我体验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体验的道理也只是道理而已。
作者:祖平Aileen
应用心理学硕士
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绘画心理分析师
OH卡牌疗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