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多久以前,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和父母吵了架,带着所有积蓄跑到另外一个城市。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让家里人找到他,一辈子都找不到。在路上他想起父母的责骂自己的委屈,想到自己的流浪生活,心中顿时生出了骄傲之感。
然而流浪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中的只有自由,当身上的钱花光以后,他很快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一天,他睡在公园的长凳上,喝喷泉的自来水,饿了就睡觉。有时候一觉醒来,身旁会出现一两个硬币。在这座城市的两个星期他尝遍了世间冷暖,习惯了来自陌生世界的白眼。他曾想过回家,可是一想起父亲对他说滚得时候一脸憎恶的表情和自己临走时留下的决绝的纸条,立刻又打消了这种念头。
一天傍晚他饥肠辘辘,漫无目的地在公园附近闲逛。就在这时,一阵甜甜的香气唤醒了他的嗅觉。门口有一个老奶奶推着三轮车正在卖馒头,他盯着那筐白暄暄的馒头不住地咽口水。那位老人很快注意到了他,对他招了招手,说,孩子,你过来。他怔怔地走过去,老奶奶拿出几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包了一兜递给他,说,孩子,看你的样子饿坏了吧。他愣了好长时间才接过馒头,大口大口地啃着,泪水突然夺眶而出。他甚至都忘了跟这位老奶奶说声谢谢。老奶奶问他,看你的样子和我孙子差不多大,你的家人呢?这是,他心中的愤懑与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哽咽着和这位素未蒙面的老人道出了自己的经历。老奶奶浅浅地笑了笑,问他,孩子,你现在是不是感觉我对你很好?你心里很感激我?
他想了想,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奶奶说,我只不过给了你几个馒头,你就觉得我对你好,孩子,你想想,你父母这么多年给你的又哪止是几个馒头啊,你为什么没有觉得他们对你好呢?
他愣了,是啊,父母这些年来给自己的也不是只有冷眼和责骂,可是为什么自己只感受到了委屈与愤懑?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报复的快感,又何尝不是源自于父母对自己的在乎?
陌生人之所以陌生,是因为他们在我们的世界从未有过存在感,当他们偶尔出现,无意间一个善意的微笑也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而亲密的人之所以亲密,是因为我们朝夕相处,对他们给予的温暖早已习以为常。
是啊,随着成长的脚步,周围的人来来去去,我们可能早已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略的熟悉的温暖,就好像这些东西与生俱来,当我们为别人的故事感动流泪时,却忘了那本是属于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
我们总是躺在当下,做着回到过去美好时光的美梦。有时候面对身边的人,亲密关系的羞涩感会带来比陌生更远的距离。
我们急切的去认识陌生人,想去了解他们的一切,却忘了每一个亲密的人在我们的世界也曾经是陌生人。
这世界纷纷扰扰,这岁月长路迢迢,当我们感到举步维艰,不妨回到最初的邂逅,愿我们重新相识,珍惜当初的美好,不负时光,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