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经过十几年教育的人,当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从下笔。
这种感觉很糟糕,明明自己读了那么多书,也念完了小初中高等教育,为什么写篇文章也写不了呢 ?
其原因大概有两个:
1、以消费者的身份在阅读
2、没有经过有效的写作训练
1.
普通人在阅读的时候,一般是在消费这本书,希望从中获取一些东西,可以是情感共鸣、刺激的剧情等。
而真正的写作者,面对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时候,会本能的用创作者的视角去阅读。这种本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行为反馈。
要想完成从消费者到创作者身份的转变,需要进行长期的素材分类训练。
比如想写网络小说的同学,会把小说先按照两个大类分:男频、女频。
如果想写男频,对男频再继续分类:玄幻、都市、武侠、军事等等。
如果想写玄幻,对玄幻小说根据题材分类:异世大陆、种田文、穿越文、重生文等等
如果想写像唐家三少那样的异世大陆文,就需要对这种小说根据小说的节奏再继续分类: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分类成一个个文档,把这些片段截取下来,根据分类进行存储。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不用动笔写小说都能很快知道此种题材的小说改如何写了。当然还可以根据需求做更多的分类。
以上的核心词是“素材的搜集和分类”,没有经过分类的素材或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经过一定的分类训练,写作者对作品就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分析能力,甚至隐隐约约产生一定的模仿能力。
2.
如何解决写作的训练问题?
大多数人都经过小、初、高中的语文写作训练,但是即使这样大多数人遇到写作问题都很头疼。在我的学校时代,和我同班的同学最怕的就是语文写作。
写不出来,是因为写作太难了吗?
不,写作并不难。而是学校的语文写作训练并没有做到位。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我想是因为现在的教育体制并不是由一位老师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带同一批学生。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写作能力差距会拉开。老师无法做到个性化的针对训练,只能根据教案来统一教学。这样就出现会写作的人越写越好,不会写的人会越来越差。
差生之所以是差生,不是因为脑子有问题,而是基础有短板,跟不上教学了。
我们只要补上写作的基础短板,经过不断的练习,写作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写作的训练方法,也必然是针对于写作基础而设计的。
写作的基础是什么?
不同的写作方向有不同的写作基础。
比如写小说的,需要了解情节设计、人物设计,小说的基本结构等等之类的。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只要换一个方向就要打一个基础?
不然。写作基础可以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基础,一部分是底层基础。
而底层基础是所有写作行为的共同基础,正是基础中的基础。只要掌握了这个基础,就拥有了写作自学能力,就掌握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之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
学校的语文教育应该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的记忆中,对底层基础的培养,小学初中进行的比较多。高中之后就很少了。
也就是说,在高中之前写作的底层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之后大多数人的写作能力一生都难再有进步。
那么,写作的底层基础究竟是什么?
正所谓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其实,所有学习的底层基础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模仿。
模仿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说法,在绘画领域叫“临摹”,在书法领域叫“临帖”,在围棋领域叫“打谱”或者“定式”。
总之,我们可以观察身边的任何一种领域,在最初学习的时候都是从模仿开始。
写作的模仿训练有四种:
1、文章或者作品的结构概括
2、语言的逻辑训练
3、文章或作品的仿写训练
4、文章或作品的默写训练
以上四种就是针对写作底层基础设计的训练方法。这四种方法一定要和第一种素材的搜集和分类一起进行。
只需要进行大约半年的训练,我们可以打下非常坚实的写作底层基础。
之后,再想去学写小说、自媒体文等之类的东西,只要学点相关的技法就可以马上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