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做课间球操的时候,我的班里又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逃操”了。夹在两个邻班队伍的中间,我班明显地短了一截。
正是雨过天晴,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冷,春风拂面,撩动得人的嘴角止不住上扬。阳光、春天,孩子,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教人心底升起一片久违的欢畅,更何况是将他们三个摆在一起呢,这真是妙极了。
阳光下孩子的春天。
春天阳光下的孩子。
孩子春天里的阳光。
......
太阳真是个好大哥。他不声不响地把阳光均匀地涂抹在地球上面朝他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寸土地上欢迎他的事物,小草喜欢他,就绿得鲜亮;小羊喜欢他,就跳得欢快;小孩喜欢他,就笑得幸福......
但对于那些因为讨厌他而躲在阴暗里的事物,太阳也无能为力了。
自从我五年级接过这个班以来,班里孩子们的普遍基调就基本没有变过,大体可以概括为:阴郁。
沉默寡言、封闭感情、不喜运动。
这绝不应该是孩子身上出现的特质。这使人联想到暮气。
他们中的一些不欢迎太阳,今天的“逃操”就是证明。
为什么不欢迎太阳呢?难道我们的世界能离得了他吗?我们吃的每一口米、每一口菜,其本质不是太阳的能量转化而来的吗?
逃避了太阳,也就包庇了阴暗。
做完球操后,我找到了那些孩子,我所料不错,果然是那些孩子。
我看着他们的眼睛,那其中有犹疑和怯懦,藏着希望和渴望。
那就振作起来,勇敢地站在太阳底下,接受阳光的洗礼吧。
在阳光下奔跑吧,在阳光下跳跃吧,在阳光下欢声笑语吧,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吧!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先把逃掉的球操补上。在楼道里一个个跳得蔫头耷脑的,想必是不如在阳光下跳得愉快。
【郑重声明:本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