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四2
今天的广州很凉爽,每次台风过境都特舒服,空气也是绝对不会超标的,不过就是雨下得没完没了!孩子刚送进了游泳场被教练训斥着,趁这空隙,接着写点东西吧!
上一节提到了那个想和我们一起打排球的女生,我准备把和她的故事放到后面再写,吊吊读者的胃口:)
高中三年的时间真没怎么学习,在高四刚开始的时候,我分析了我当时的现实情况,想想哪些科目可以快速提高成绩,最终决定在政治、历史和语文上面多下点功夫,政治和历史无非就是多记多背,语文就尽量提高写作水平,基础知识和对文章的理解慢慢来就好了,至于英语,我知道对于我来讲太难了,我的词汇量太少,打开英语试卷都是单词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听天命吧!另外,当时的艺术类考生都不需要数学成绩,所以数学就算是放弃了!
其实做人最难就是了解自己!而当你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再去解决问题则是难点中的难点了。
首先从“政治”下手,“政治”有五本书,“政治”、“政治经济学”、“哲学”、“时事政治”,还有一本忘记了,这五本书加上学习资料一起有10厘米那么高了,看到都恐惧。不过那时的我清楚自己已无路可退,先把这五本书当小说一样的重读一遍,再读一遍,再读一遍,读到最后居然可以打开每本书的目录就行了,里面的内容已熟记于心,高考的时候150分的卷子我打了125分,超过了其他的非艺术考生,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考前我的政治老师还和我打赌,如果我考到120分,请我吃饭,他那顿饭我是一直没吃到:(
“历史”就简单些咯!自己列一个时间轴,中国一个!外国一个,再关注一下他们之间的交接点,将时间轴上发生的事情一一标注出来,再熟记这时间点上发生的事件的内容就差不多了,不过最后还是考砸了,只拿到了100分。
“语文”其实是最难的,需要积累的东西太多,而且最后的作文所占比重太大,想拿高分不容易。以前的语文老师老是觉得我写的作文“狗屎”一般。
但是,在高四我却是遇到了我的“伯乐”——戴笃平老师!
戴老师的上课方式与其他老师不太一样,基本上就是在聊天,然后在聊天的过程中将知识点无形的传输给我们,课堂上总是带着笑脸和我们开着玩笑。
我的作文水平也是在他的鼓励下有着起飞般的增长,他要的作文不拘泥于形式,随你去表达,散文也可以,诗歌也行,微小说也没问题!不像我以前的老师!一直强调要议论文、议论文、议论文。
于是,我的作文不再是“狗屎”,而是经常被当成范文在课堂上朗诵出来,记忆中我曾经写的一篇《那一把二胡》,老师给了我95分的高分,并帮我投稿杂志,从那开始,我才有了自信去写东西,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甚至我在大学里写的一篇现代诗也曾发给老师指点,老师也认真的回复了我,原文如下:
如风的你
如风一般
的你
飘过
天际无痕
留下 无尽的思索
给天空
如风一般
的你
掠过
大地无迹
落下 银铃的笑声
给大地
如风一般
的你
走过
心迹无痕
剩下 无休无止的思念
给我
我一伸手
想抓住
你却从手中
悄然而去
一丝温存
让我寸断
心肠
你
如风
风
如你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回学校去拜访老师,老师依然带着那温暖而慈爱的笑容跟我寒暄许久。
末了摸出一瓶酒来,笑着说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珍藏了多年的杜康,咱爷俩喝点。”
瓶盖打开,满屋子的香味,与老师对饮了半瓶有多。
后来去找了好多杜康来喝,都没有了那一屋子的香味,甚是怀念了。
戴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是“严重”的感染了我,我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可能是最不像老师的老师,我从来不稳稳的站在讲台上!而是坐在学生的课桌上,上课铃一响就开聊:)……
所以现在好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见到我都不叫老师,叫我“老大”:)
可惜的是,以前与戴老师一直有着联系,但后来却怎样也找不到了,如果简友中有认识“戴笃平老师”的朋友请告知一下他的联系方式,万分感谢!
虽然最后高考的语文考得不是太好,只拿到100分,但是得到了人生中的一位最重要的老师,无悔了!
最后讲关于“英语”这门课,因为当时的学习时间有限,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只能“听天命”了,终于不出所料,“59分”,而这一分之差却把我挡在了“鲁迅美术学院”的门外……
高四我是真认真的学习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着她……还有另外一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