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忽然内心有些触动!一个角度是从教师的角度思考,教书育人的方法、太多、技术更新等等;另一个角度是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三观、工作、生活学习的改变与创新。
已经当了数多年的老师了,可谓桃李满天下。有些学生或者说功成名就,或者说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与规划。貌似也有些学生现在与十年前一般,没有啥太多变化,或者说变化进步不大。究其原因,没有啥变化的同学都没有规划人生,过一天算一天。也就是说,有规划有目标的学生十年后发生了改变,进步很大。没有规划目标的学生貌似十年后依然如从前。
身边也有些朋友,整天抱怨:没有提升空间、不受领导重视、福利待遇没有明显改善、同事之间关系有点紧张等等。仔细一聊,原来他自己已经没有人生规划目标,已经放弃追求,当然十年后工作岗位、薪酬等等与以前相比没有啥太多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
人人都有渴望。人人都梦想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很少有人真正追求梦想,相反,我们常常找五种借口把自己的梦想扼杀。
第一,自我贬低。“我的智商不够高。”“我受的教育不够,我没有经验。”很多年轻人就因为这些老套的妄自菲薄之词,生生将自己的渴望扼杀了。
第二,稳定。人们总说:“我现在这样就挺稳定的。”人们经常以稳定为借口,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第三,竞争。“那个领域的人已经够多了,已经饱和了。”“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人们相互踩着肩膀往上爬呢。”有了这种想法,渴望很快就胎死腹中了。
第四,父母专制。很多年轻人说,我其实想试试别的行业,可我父母非让我选这个。我拗不过父母。我相信,父母大多不是故意搞专制,不是非要替孩子选择行业。如果年轻人能够耐心地向父母解释自己的选择,而且父母能够耐心聆听的话,那么根本就不会有分歧。
第五,家庭责任。人们经常持这种态度:我要是5年前换工作就好了。现在我要养家糊口,再没机会了。
这五种借口很危险,我们必须将其根除。抛弃了这些扼杀理想的毒器后,我们就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能真正开足马力,全速前进!当然在全速前进时,我们必须做好规划。那么如何规划呢?
10年后的自己:未来10年规划指南
工作方面:10年后
1、我想达到什么样的收入水平?
2、我想承担多大的责任?
3、我想获得多大的权力?
4、我想从工作中收获多大的威望?
家庭方面:10年后
1、我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2、我想住怎样的房子?
3、我想如何度假?
4、孩子刚步入成年后,我想给他们提供怎样的经济支持?
社交方面:10年后
1、我想结交什么朋友?
2、我想加入什么社会组织?
3、我想领导什么社会组织?
4、我想支持什么有意义的事业?
想想也是,自己也曾做的规划不过三年或者五年。如果在年轻时,或者读大学时,就能做个10年规划指南,人生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具体明确的指向目标内容,那人生又该如何呢?十年后又会如何呢?
期待着你大胆地设想自己的未来!
规划10年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