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价值内核,与中国几千年主流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学校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全方位素质而开设的,而是为了传授基础知识而开设的。
把孩子的一切素质培养都寄托于学校,就像从来不锻炼却要求医院让你身体倍儿棒一样。
不讲素质的应试教育固然是杀鸡取卵的,
不讲应试的素质教育则更是误人一生的。
学校教育是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主要在家庭不在学校。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对立面,而是互相交融的状态。
2.活着的三层境界
当你知道自己在哪里,才能去你想去的地方
第一层
一直活在物质的世界里,
一辈子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
全部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欲望,
身体消亡那一刻也没弄明白为何而来,
回归何处,
这一世等于白来!
大部分人活在这个层。
第二层
开始了舍外求内,
逐步脱离部分物质控制
有意识的选择放下一些,
开始回归到身体本质层面,
明白身体是修行的根基,
开始了爱自己,
花精力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
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
进入到本源!
少数人在这个层。
第三层
上升到灵性境界
此阶段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
一切创造的事,
一切经历的情,
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
没有好与坏,
没有对与错。
你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
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
这个世界本是一个幻象!
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
没有了执着,
也没有了痛苦。
神性意识与身体完整合一,
体会到了所谓的极乐世界,
信基督者为有福,
修道为得道,
学佛为开悟,
灵修为觉醒,
回到中心,
锚定源头,
未来已来,
活在已在,
终获真正解脱,
得大自在。
3.你只看到马背上的女人,却不明白背后的故事【马背上的Godiva夫人】
1040年,英国考文垂市的利奥夫里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为妻。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气质端庄典雅,人们都对她十分倾慕,可她却整日闷闷不乐。伯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她:“您为何如此忧郁,难道奴仆们待您不好吗?”
葛黛瓦摇摇头,说:“这里的百姓脸上都写满了怨忿,我哪里高兴得起来?”伯爵生气地说:“您为了一群贱民而忧愁,真是有失体统。”
葛黛瓦哀求道:“可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您能替他们减轻一点税负吗?”原来,伯爵为了支持英军出征,下令征收重税,百姓为此怨声载道。两人因此争执起来,伯爵语气坚决地说:“我是朝廷重臣,理应为国家分忧。”葛黛瓦针锋相对:“您从他们身上榨取的已经够多了,这次就放过他们吧。”伯爵气急败坏地说:“放过他们可以,除非您赤身裸体地骑马在城中大街上转一圈,我就宣布减税。”
第二天清晨,葛黛瓦夫人果然脱去睡袍,一丝不挂地骑上马,离开官邸。伯爵想上前制止,却不敢开口,只好也骑着马,跟在她后面。葛黛瓦光着身子在街上转了一大圈,所有百姓却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始终关闭门窗,大街小巷都空无一人,没有一个人趁机窥探她的隐私。
伯爵深受感动,他拥紧妻子问:“您怎么知道他们值得您这样冒险相助?” 葛黛瓦笑了笑:“如果真心想帮助他人,就不该去想他人将怎样回报自己,难道不是吗?” 伯爵点了点头,立即宣布全城减税。
多年后,英国著名画家约翰·柯里尔听说了此事,随即画下油画《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柯里尔说:“真正的高贵,是心中明白自己该去救济他人时,就勇敢去做,而不会过多考虑他人是否会因此而感恩,更不会因他人的回应而改变初衷。”时至今日,这幅名画仍被考文垂市博物馆珍藏,这幅油画和葛黛瓦夫人,已经成为考文垂市的“名片”。
伪善即使在高明,也敌不过时间的考验。
在事实和危机面前总会真相大白;
真善不需要装裱,退掉浮华也会一直美丽。
只有真心为人,才会获得别人的真心。
唯有好好做人,将是毕生的功课!
(送给很多天前纠结的同事,也理解了自己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