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蓓蓓想说:
爱需要距离,关系需要界限 。
很多人都发现了,微信更新了一个新功能:
朋友圈一个月可见。
有人发起投票,超过80%的网友都挺喜欢这个功能。
三天可见的朋友圈,透着疏离。
我看不到你上周末有没有出门,看了什么电影;
像是走到你家门口,你却不邀请我进去。
半年可见的朋友圈,又不够私密。
我知道去年你是长发短发,去了哪个城市,吃了些什么;
像所有人都能走进你的卧室,完整的生活都被看光了。
一个月可见的朋友圈刚好。
你能对我有一定了解,我也不用担心暴露太多生活。
成年人社交,讲究“界限感”,而且都体现在细节上。
我给你看相册里的照片,你不可以左右划;
我坐在你旁边聊微信,你不可以侧目偷看;
我朋友圈发什么,你不喜欢也不能瞎评论。
“有点见外”的关系,相处才不费力。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交往适度”。
指的是交往中需要把握一个度,超出了就会适得其反。
如果谁找你帮忙,你都有空;
无论多大错道歉,你都原谅;
多么不满意的时候,你都宽容。
后果就是,没人会尊重你的时间、照顾你的情绪、拿你当回事。
为什么有句话叫“拉黑要趁早”?
因为惹过你的人,往往不会只惹你一次。
如果你原谅了他这次的肆无忌惮,就是给未来的自己添堵。
我发小的朋友圈一直是三天可见,有次聚会,他去厕所没带手机。
一个朋友拿起他的手机,就开始翻他的朋友圈。
看着他的过往,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发小回来,正撞见他这行为,当时就翻脸离席。
那人嘴上说着“我就开个玩笑嘛”,后来直接被踢出了那个圈子。
没有是非观念的人,好奇心越重越令人生厌。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成年人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守住自己的界限,不侵犯他人的界限。
相处中的距离感,不只是尊重对方,也是珍视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分寸感的拿捏,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和修养。
跟设计小妹聊天,说到这样一件事。
她一大学同学,关系挺好的,毕业后从事了销售。
一开始总是在微信上让帮忙填问卷,投票之类的。
面对这些要求,小妹也是有求必应。
后来,这个同学直接让她帮忙发朋友圈,九图,还要求推名片介绍客户。
小妹不太喜欢在朋友圈打广告,就拒绝了。
没想到了这个同学在班级群嚼起了舌头,说她小气,没人情味。
“她啊,朋友圈3天可见,还不是因为她前几年发的东西太傻了么?”
成年人世界里,再好的关系都要相互尊重,注重分寸感。
有些人不见外,坐男同事的副驾驶,让他妻子坐后排;
有些人不计较,擅自用别人的护肤品,还说效果一般。
也许因为自我感觉太好,才忘记了彼此之间的界限。
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度,就很难维系这段感情。
叔本华曾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
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保留一定的分寸感,是成年人社交的底线
孟非曾经讲过一件事。
一个远方亲戚,希望他能帮自己学编导的孩子,在电视台找一份工作。
孟非很无奈,因为这是需要通过专业考试的,走后门也迟早被淘汰。
这个亲戚还是不依不饶,张口闭口就是一家人,还指责孟非不讲情谊。
最后孟非默默的把这个亲戚的号码拉黑了。
总有那么些人,把握不清交往的界限在哪。
无休止的霸占你的时间,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事情强加到你身上。
亲密而有一定界限,才能维持长久稳定的关系。
在爱情中同样适用。
日本有一对老夫妻,爷爷做事细致有规划,奶奶大大咧咧有些粗心。
尽管两人性格迥异,但却恩爱了一辈子。
秘诀很简单:不过多干涉对方。
爷爷不爱吃蔬菜,奶奶从不“为了他好”强迫他吃。
奶奶想买什么东西,爷爷也不阻拦,她开心就好。
一旦有什么摩擦,他们不会恶语相向,而是在留言板上沟通。
都会主动认错,表示下不为例。
有个词叫“过犹不及”,意思是当过了那个界限,尊重没了,关系就不再对等了。
从小看我爸妈相处,便深有体会。
饭桌上,谁盛了汤,接过来的人必定说一句“谢谢”;
出门后,谁忘了关灯、锁门、倒垃圾,回家时定先说“对不起”。
很多人说北海爷爷彬彬有礼,透着儒雅,其实是他多年和我妈相处养成的习惯。
他常对我说,不要因为人家喜欢你、对你好,就对人家不客气。
情感是最易耗的物品,失了界限感,再爱也会累。
说回到朋友圈这件事,它本身代表不了一个人的社交观和性格。
我见过“三天可见”的姑娘,在聚会上侃侃而谈;
也见过每天在朋友圈里蹦迪的小伙子,寡言而内敛。
网络社交教会我们不要“以图识人”、大惊小怪。
我喜欢的界限感是,不以朋友圈的开放程度,判断一个人的生活。
会因为“三天可见”而疏远的,是本就该舍弃的关系。
在乎你的人,不需要用朋友圈点赞和评论表达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