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场修行,这句话本身其实挺反人类的,如果你有过修行的感受,就会知道,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一切向外求的方式,全部转向向内求,反求诸己,改变己内心的想法,也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不过,我还是想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喜乐自在的人生的话。
这听上去像是一种情绪的抚慰和情绪的注入。
但是也是我认为在现在这个环境和状态之下的最好良药。这周都在外面出差,有很多电商老板一起交流,我就发现,大家现在普遍心力都不强,都在反馈几个相同的问题:1. 利润率下滑了,销售额也在变低;2. 退货率不断提高;3. 团队内部的问题频繁暴露,各种矛盾。所以,老板们心力交瘁,也觉得改变无望,外部环境的变卷,平台的变化和剥削,这让大家都想要好好躺平一下了,觉得躺平可能才是我这个阶段的最好的选择…
在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就认为创业是一场修行。有以下几个原因:01 今天的创业环境,对创业者而言,整个挑战还是比较大的。不仅仅是市场上的这种竞争挑战,是从内部的管理来讲,难度也变得比较大。老板都会在经营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我说创业是一场修行,这是我安慰他们和抚慰他们,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的一句话。我会和他们讲一个故事,如果你相信你转世投胎这个轮回理论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你选择要进入到新的一轮人生的时候,放映室会给你放上百上千部的人生影片,你在这个放映室里把这些电影全部从头到尾看完了,然后呢,你看到了其中一部电影和剧本,觉得特别兴奋,你想要把这个剧本作为你下一人生当中想要体验的一段旅程。所以呢,你就指着说,这就是我要剧本,只不过到人生降临的那一刻,你忘记了你这一生要发生的事情,因为你不想被剧透。在你遇到了人生中的喜悦的时候,那是你的选择;在你遇到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那也是你的选择,因为你想要体验这些经历和感受。同样的,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也是当初你看了电影情节后的某种选择,因为你想体验一下,当你遇到挫折时,你会如何应对。
人生下来时候,其实就会选择一本剧本,你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自己选择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要学会的是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
02 修行最大的特征,它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你要反观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不是去想客户有没有问题,团队有没有问题,而是要想我自己有没有问题,我自己有什么可以改变的地方。当你能看见自己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很多老板无法认同这个观点,他会觉得,我花钱请员工来的,我是要他帮我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要修炼自己呢?但有的时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本身就是需要去重新定位的,因为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这个人没有把事情做好,而是老板对事情的预期和期待出了偏差,那么这就是可以去修炼的地方,这也是我定义的叫修行型创业者。
03 修行中也会追求一个词叫使命感。 我发现很多老板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他会觉得钱已经赚到了,但是现在要面对这么多员工,面对这么多客户,还要面对挫折,间歇性会产生想要放弃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定使命感。 如果你觉得使命感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而且觉得太大,那么你可以定义为,这就是公司的目标。因为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做公司目标就是挣钱,但是会忽略了,有一个词叫做前提条件,就是你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赚钱。有的老板会说,我希望有更多的自我价值体现的方式去挣钱;有的老板会说,我希望更多的是通过团队去挣钱;有的老板会说,需要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挣钱。所以你要找到这个前提条件,再加上你的结果。但是在这个不确定性非常强的时代之下,所有的事情变化得非常快,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不再追逐于你未来想要怎么做,而是在当下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这一点反而变得更加重要。曾经有修行人跟我讲过一句话,每个人都身在使命当中,你不用刻意追寻,那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把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 每一位老板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好好感受在当下我要把问题解决的这种态度,这也算优秀的老板身上有普遍的特点。这就是我说的:在自我当中去做修行,在创业当中去成长。
04 要找到组织修炼的共同修行意识在职场和管理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所在岗位,但是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的所有工作都不是自己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其他人配合协作完成。但是,你会发现一个很大的特点,如果你只要控制自己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你的大脑系统控制神经再到动作,是一个非常丝滑的系统。但是当你要和其他人配合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为什么总是不听你的,他为什么没有办法按照你的要求完成工作,他为什么总是和你期待的不符;部门与部门之间,遇到的bug问题,就是其他部门不配合你的工作,其他人做得不够好……以上全都是向外求的表述,所有的一切都有问题,唯独没有自己的问题。
那为什么要向内求?为什么要自我修行?因为我发现,人生很多阶段,一切向外求,都只会让自己痛苦,但是解决不了问题,还得向内求,才可以真正和与自我和解。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我,我是可以改变一切问题的人,在管理中,你发现团队的问题,那大概率是因为你没有提清楚要求和标准,你不是要求事,而是在期待人。如果是在跨部门的协作中,你可能要关注的是,是不是自己在与其他部门配合的接口当中,存在可以优化的空间。而且,向内求,自我改变的同时,你会收获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你的改变,可能会点亮别人。我最近在好几个公司交付一个咨询的全年方案时,基于大家的需求,做了《组织修炼:管理者的自我修行》的内训,会帮助大家构建一个向内求的六般若价值观,六般若里面包含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修炼一定是自我修炼,而不是对他人要求在自我修炼,在自我修炼的同时带来感召和影响,所以,让老板先修行,然后带动管理管理的修行,带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