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字我谈到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一直觉得,越写越开心,越写越有前途,钱途,越写越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出口成章,滔滔不绝,立妙趣文字如此,立微言大义于斯,才是写文的意义和终极之路。”
如果这种感觉是对的。那么,任何与此相悖的行为和感受,都是不恰当的,都是歧路。
虽然殊途同归,目的一致,手段却有不同,阶段也不可能一致,因而能见到各种状态的写文之人在简书出没。
有的初入江湖,不知江湖路远,生手凑字,抓耳挠腮,800字都是远路。
有的渐入佳境,每日心耕,虽1000字而每日不辍。
有的习惯养成,抱团成群,日更如每日餐饮,一日不吃若抓耳挠腮。
有的已为文甚厚,如练功高手,信手拈来,喜怒皆成文字,大有江湖虽远,拳脚相加,瞬息必致之大勇。
更有随心所欲者,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此山已无术,他乡有故知,寻仙于他山,硕果满天下。
……
种种人物,不止简书平台。
曾经访过的简村里成名的作家,今儿个特意稍微查询了下,出版的书,线下的至少50-70本了,线上的网文,也有涉猎,据说第一本书虽新手入行,就养肥了一位书商……想来这样作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也当得起作家的头衔吧。理应比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对写作认知得更深刻。
这位作家说过的许多话里,记得最深刻的还是江湖上流传的,几乎一模一样的那个道理,一如李小龙或许说过的那般:“我不怕练一万招的人,只怕把一招练一万遍的人。”
这让我想起猴子路过包谷地搬包谷的事,猴子从进玉米地开始掰玉米,掰完夹在腋下,又往前,看到一个新的玉米,掰下来又放到腋下,等它这个动作重复许多遍后,它穿过了玉米地,回头看看以为得了很多,结果统计结果,只剩腋下新夹的那个。
道理其实很简单,能明白道理的却不简单。是要做那只掰玉米的猴子?还是一脚横踹能踹人二十多米远的李小龙?或者像那些随心所欲者,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此山已无术,他乡有故知的世外高人?
这是一个写文爱好者面临的选择。
你不可能把满脑子蒋干的人,给他大脑装满爱因斯坦或者诸葛亮,更遑论哈姆雷特了,看风花雪夜的多,看相对论的少;狐假虎威的多,扬名立万的少。
你不可能在浅滩暗礁处,培养出浪里白条的功夫,也不可能在水浅王八多的地方钓得猛兽飞禽。
你只能在笑傲江湖之中,整出巨大动静;水高海阔之处,钓起雀跃巨鲸。
吞鲨掠鲸本事,需寻海角天涯,水大鱼大之处,才显扬名功夫!
成人只有选择,没有对错;
成人只能选择,无法教育。
这些选择最后的结果,只有时间来给予,是好是坏,只是各自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已。
象孙悟空那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毕竟罕见,作为一个简单的人,能跳出自我的樊篱,多看一眼天边的夕阳已经不错了,多一丝选择,或者能有不同的风景。
更别提一个好端端一心向道的孙悟空,最后尽然被命运安排给了慈悲啊我佛,相信他内心是排斥的,就如女儿国国王,对骑马临行的的唐僧说话时,唐僧的内心那样:
“爱哥哥,我到底是嫁还是不嫁?”
唐僧回道:“嫁,嫁,嫁!”
白龙马立马发扬龙马精神,驾着师傅绝尘而去。
尘土飘扬中,师傅秃然马背洒泪,更欲撒手人寰,“我tmd为啥要骑马?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