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穿越时空:读古诗到底读的是诗背后的故事,还是诗句本身的美?关于这个的争论,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李商隐是我喜欢的一位晚唐诗人,他的《锦瑟》号称千年难解的诗,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与遐思,成了一道神秘的文化风景和历史传奇。俗语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说读多了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这首诗无论怎么读,始终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也好,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理解与感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正是缘于此情此景。
我们熟知的《乐游原》和《无题》的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出生于郑州,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可见他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据史料记载和坊间相传,李商隐擅长写情诗。这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轨迹息息相关。为了写出情诗的形式峰回路转和意蕴美的水中望月,他不断刻意地追求诗句的美感,构思更是新奇不已,按现代的话说,他的脑回路很清奇。他的诗一出场,便是惊天地泣鬼神,或缠绵悱恻,或优美动人。诗有别才,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是过于追求骈文的美和意境的出奇,他的一些诗显得过于隐晦迷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读他的诗,仿佛走进迷宫却不知出路一般。他的代表作之一的《锦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千年难解其谜,却不影响它成为经典,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是令人断肠,却经久不衰,时间愈久愈见醇香四溢,越来越有韵味。
这首如同迷宫的《锦瑟》的诗文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的大意是说这么精致漂亮的瑟琴为何竟有50弦,每一琴弦都叫我追忆过去的青春年华。庄周梦到自己时化身为蝴蝶,望帝也把自己的爱心托附给杜鹃。明月下的沧海边,连鲛人流下了眼泪,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清晰可见。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到了此时才来追忆,可是当时心中却一片茫然。
思路定格至此,文学的笔调哀婉而低沉。真是像一片汪洋,深远而迷蒙。无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意象中解析,这首诗真是魔力无穷,十分艰涩难懂。到底难懂在哪里?难就难在我们看不懂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在这首诗中,作者追求的到底是情人还是政治抱负,无法解释。诗的每一句都是朦胧的多元的,诗人连用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和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四个典故,如梦如幻,云遮雾绕,扑朔迷离,难以言说。有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悼念已故妻子王氏所作。相传王氏年少嫁给他,还在他老年为他生了个儿子。夫妻俩平日里十分恩爱。丧妻后他悲痛欲绝,字字泣血地写下了这首诗。也有人说,李商隐虽年少成名,却因受人嫉妒考上的功名被人刷下,从此一生怀才不遇,终日郁郁寡欢。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已生白发,写这首诗到底是纪念妻子还是抒发无法施展抱负之情,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正因为近乎百慕大三角,才产生了无限的魅力和引力,也才拥有深厚的审美内蕴。虽然无解,但此诗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不小的关注,特别是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是成为千古名句,传唱经久不衰。有人评论此诗时说,心华结撰,工巧天成,不假一毫凑泊。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此诗不像读故事,而是在欣赏文字本身的魅力,这样就够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读古诗,并不明白诗文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可丝毫不影响我们学习传诵古诗的热情与执著。不为其他,只因逝去的时代逝去的诗人距我们遥远而邻近,此情可待成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