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成绩出来了,不好也不坏,我心无喜亦无忧,只是开始填报志愿后,淡淡的失落,淡淡的迷惑,淡淡的无奈时常萦绕着我,我一次次问自己:真的无愧吗?
成绩下来后,我们一遍遍翻阅《招生考试之友》《报考及录取通计》《高考报考专业指南》,这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也是这段时间,我才深切感知成绩的重要。
原来觉得考试完就万事大吉了,谁知道,等待分数是如此煎熬,分数出来报考是如此无奈,我也好像第一次参加了高考,第一次如此深切的感受高考的每个环节。我自己好像不曾深思过,只记得当初所有我都无所谓,不曾想换了身份,做了母亲,为了女儿,我竟会如此患得患失。
一流的大学,一线的城市,很棒的专业,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感慨孩子要是多考些分数就好了,想如果自己能有超能力该多好,这时候一定用尽全身解数帮孩子完成上好学校的梦想,谁不知道好的专业,好的大学,发达的城市孩子都喜欢,可惜必然注定几家欢乐几家愁,到底资源有限,注定优秀只是少数,大多数不得不慎重选择自己的喜爱。如果高中教学,第一课就是让学生模拟填报志愿,不用老师多讲,孩子定能对考试成绩有不同以往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总不想太逼孩子,不想为了多考几分,让孩子少了很多快乐,孩子在家,可能比学校更自由,可是当今社会,当今中国,当今的制度,一分就是一千多名次,一分就让孩子少了很多选择,我平时为自己的自以为是的开明有些小得意,给孩子填报志愿之时,我又一次次问心:真的无愧吗?
昨天遇到几个朋友,有孩子考的极好的,也有考的不太理想的,如果我如优秀的家长一般做法,也许我女儿成绩也会好很多,如果我能够再重视一下,好好的为孩子把关,孩子的自主招生一定能过,我只觉得那是孩子的事,她自己努力就好,我只要简单配合一下就好,所有资料都是让孩子自己整理,我就是帮孩子复印了资料,盖了章,以为就此万事大吉,从来没有好好的根据孩子的情况具体的慎重的对待。孩子的自主招生没有过,我问心无愧吗?
这几天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来,我总是忍不住问自己,自己原来的所做所为真的对吗?
我自己喜欢自由,所以总想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总想把家和学校区别开来,以为学校是讲学习的地方,家是讲爱的地方,没有必要让孩子太辛苦,尽心随缘就好,我们的日子也算充实快乐,只是不是最努力的模式。
我认识的朋友孩子理科考了差不多七百分,虽然是在天津考试的,可是能考如此好也是难能可贵的,真心的为朋友高兴。
我还有一个朋友,孩子和女儿同岁,初中一个学校毕业,初中毕业毕业时候,两个女孩子成绩还差不多,只是朋友的女儿学了文科,我女儿选择了理科,结果朋友家孩子考了六百多分,自主招生也过了,孩子可以选择的余地多了太多,而我们却要左右为难。
我问自己如果我当初也让女儿选择文科,如果我也如朋友那样用心,好好对待孩子的自主招生,我们孩子的结果,是否和朋友家女儿一样的皆大欢喜?
我一遍遍问自己,也问女儿,问先生,孩子和先生都笑而不语。我只好用阿q的方式安慰自己,还好女儿过了一本几十分,还好女儿也可以有学校上,还好女儿也算努力懂事,否则她遇到我这样的母亲真是倒霉。
女儿你长大后可否认同我曾经的选择?会不会埋怨我现在对她太过宽松,高考前我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她请假,只因为她说累了不想去学校。我为什么不学别的家长,给她讲些励志的故事,给她更多的激励,或者干脆对她更严厉严格些?!
也许我应该管教不是她,更多的是我自己。如果我更加优秀,更加努力,更加自律,她一定会比现在考的更好。
也许我已经尽了力,只是我自己的标准有些偏低,也许我的意识有些偏离现实,结果只能实现比较低级的理想。
生孩子不易,养育孩子更难,我自己不太成功的人生经验,也无法全然的指导我的孩子,也许孩子比我更像家长。
问心无愧吗?真的很难讲。也许每种选择都有利弊,只愿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