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里面条理清楚,句句戳人心窝,好像在微信里发朋友圈就是不成熟不理性不成功的标志。成功人士都把你发朋友圈玩朋友圈的时间充实自己了,看人家的生活多亮丽,看你,只会在朋友圈里打转。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以后甚至深以为此,认为发朋友圈都是在装X的一群人。
有人立刻开始付诸行动,再也不发朋友圈,即使再难熬,也要忍着,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出去,要不显得多矫情啊。也不能将看到的美景美食发出去,要不显得多显摆呀。也不能将看到的好文章发出去,要不显得多装啊。在每一个朋友圈之前,总要思虑再三,我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哎,还是算了算了,不定群里人又说啥呢,还是算了吧。到最后,连自己都懒得再发朋友圈了吧,看到什么事物有怎样的感想,也只是大脑里一想就过去了,直到一年匆匆下来,想找点痕迹似乎都没有了。
我有一个朋友,以前在朋友圈里也是相当活跃,隔个一两天就可以看见她的状态更新,或生活或文艺,只是最近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她似乎消失了,朋友圈里再没有她的一点状态,她也不再去回复别人的状态。直到有一天,她又发了条状态: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我最近是不是屏蔽了她的朋友圈,都看不见我的状态了,我最近只是隐遁朋友圈了。哦,又一个隐遁了的人。可是,朋友圈真有想象的那么可恶吗?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从朋友圈里来看到一点一滴;朋友对朋友的关心,在朋友圈里可以知道他最近过得好不好;恋人对恋人的关心,从朋友圈里知道他在做什么。
能加微信的,除了那些做微商的,很多都是自己的朋友、相识的人、父母亲人,平时大家各忙各的生活,闲暇时看看朋友圈,知道朋友最近的状况好不好,心里安宁。或者发些自己的状态,告诉那些在关心着你的人,我过得很好,请放心。其实,发朋友圈哪有那么多理由,也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想发就发,连发个朋友圈都要三思而行,这生活里不得把自己累死。
发朋友圈不意味着不务正业,不发朋友圈也不意味着一切都过得很好。朋友圈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我们无需为了别人的看法而遏制自己的想法,哪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哪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只要发自内心就好,何必在意太多。
我有一段时间删除了朋友圈里所有的内容,甚至对于朋友圈里刚发的状态,也是发了删删了发,似乎这一刻的自己对不起上刻的矫情。又似乎怕别人对自己发的状态说三道四,又觉得自己发朋友圈是不是太勤了点,总是思虑再三才决定到底是否将状态发出去。现在,反而不觉得什么了,我有状态我想发了,我就发出去了,想让朋友看到,想让那个关心自己的人看到,想跟大家分享,就这么的,爱看不看,我就是这样的,不想看你可以屏蔽我啊,爱咋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