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系统1,系统2) 读书笔记一

大脑的两套系统

Ø    系统1

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1的特点:

l  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2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l  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l  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2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l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l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l  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l  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l  推断原因和意图

l  忽略歧义,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l  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l  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l  作一些基本估测

l  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l  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l  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l  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l  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l  对可能性作出过高估计

l  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l  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l  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Ø    系统2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

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主要功能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有系统1引导的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改变其他想法

Ø    关键概念:

1.心流体验

2.自我损耗

2.1.    如果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而此时这件事情又面临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2.2.    刻意掌控意志和进行自我控制很辛苦

2.3.    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的任务之一

2.4.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1.肤浅的或是惰性思考是一个反思缺陷,是一个理性的错误

2.系统1是冲动的、凭直觉的;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这个系统是懒惰的。

3.将理性与智力区分开

高智商并不能消除成见。要消除成见,需要具备理性的能力

4.联想激活

事物在你的大脑中唤起的想法激发出许多其他的想法,而且这些联想的行为在你的大脑中迅速扩展开来。连贯性是这种复杂的思维活动的重要特点,其中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相互支持的。

5.启动效应

l  系统1带给你的各种印象经常会变成你的信念,而且是你作出选择和展开行动的动力源泉。它可以将当下的情形与新近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再结合对近期的各种预期考虑,对发生在你身上或你身边的事作出心照不宣的解释。

l  系统1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能立即估测哪些事情是正常的,哪些是出人意料的,它是你作出快速直觉性判断的依据,且这种判断十有八九是准确的,而你的所有判断活动几乎都是在这一系统的指引下毫无意识地完成的。

Ø    大脑的工作形式

      自我控制

1.    有认知任务和受到诱惑同时,就会屈从于诱惑

2.    系统2在忙碌的时候,系统1对行为的影响会更大。

3.    系统1更偏爱甜食

4.    大脑能量--神经系统消耗的葡萄糖比身体其他部位消耗的都要多

案例:  8位以色列保释官平均35%的申请获准通过率,用餐后获准数量增加有65%获得批准。疲劳和饥饿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决定

认知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