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和我的消费观

      在各类博主和美妆营销平台(比如微博大V、微信公号、时尚门户等)、时下热门时装剧比如《欢乐颂2》的精准营销下,近一两年的口红风头正劲。想你色、姨妈色、星你色、YSL星辰、春晚董卿同款、《欢乐颂2》安迪同款层出不穷,时尚界人士怕是也很难预料下一个网红色是什么。

      作为一个彩妆小白,我却对口红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可能是因为化妆水平差,用不好眼线、眼影等技术含量高的东西。相比之下口红操作起来十分容易上手,在整体妆容中又可以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自然成为我等手残党的心头好。

      去年底到今年春天工作很闲,我一度沉迷在微博大V的试色图和时尚博主的高技巧推文中无法自拔。看来看去功力虽然无法与专业彩妆人士媲美,但我已经熟知各大品牌的各个系列,也发现了几个性价比不错的彩妆品牌。


高性价比的kiko


同样性价比高的Clio和梦妆

      口红一度是我的麻醉剂,帮我在工作受挫、心情低落、食欲不振的时候提振士气。

      口红也是一支桥梁,助力我完成从上大学才开始研修的个人形象打造课程的前几章。

      口红曾经(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我拯救自己惨淡形象和普通面容的必杀器。虽然无法一下子成为大美人,但她为我气色改善和气质提升的“大业”确是做出贡献的。口红也在我因为囊中羞涩,无法购买太多心水的衣服、鞋子、包的时候杀出来,用鲜亮的色彩和精美的包装告诉我:“买我!买我!买我!”

      昨天和一位朋友吃饭,吃完聊完在汉光一层漫无目的地瞎晃,看到了BOBBI BROWN、MAC等彩妆品牌在朝我招手,我仿佛想象出自己试完口红将它收入囊中之时的满足,那一瞬间,收入大幅缩水、积蓄已所剩无几等问题荡然无存。

      当然我最终还是没有买。我很阿Q的试了两三个色,自嘲地告诉朋友:试过就假装我买了它们。朋友淡淡一笑,随即从手机中翻出了二十出头时烟熏妆的自己,那张照片上她还顶着非主流厚刘海。原来大家都曾为自己长大后的外型费尽心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乐此不疲。

      我微妙的心境印证了经济学中的口红原理——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无力消费大件高价消费品,转而将购买力用于购买口红这样单价相对低,但又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主要是女性)购买欲的小玩意儿。

        从去年到现在,我也的确面临着毕业后的第二轮经济危机。当时,我换了工作,尚未步入正轨,收入起伏不定,福利很差,但新房子那边还有装修等着付钱。更惨的是,工作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合作项目面临绵长的悬而未决。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每月收到信用卡账单和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的还款通知时,是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候。但是每当我东拼西凑地还了个大概,我又恢复了买买买的热情。仿佛没有“报复性消费”,就对不起自己一天天消逝的青春一样。

        事实上,翻看自己留存不多的童年照、少女照,惨淡的衣着和发型,配着黝黑的皮肤,竹竿一样的身材,真有种童年和青春期被狗吃了的感觉。这怕是我如今消费观形成的深层次心理动因吧—美的匮乏和美育因回避导致的缺失。

        毕业后经历了两轮经济危机的我,在交了不少审美税以后,终于逐步学会了挑选适合自己的高性价比好货,包括衣服,鞋子等。这也是挑口红挑花眼后悟出的真谛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刚刚懂事的时候,父母便会告诉我们长大了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踏进学校之后,老师也会用“勿以恶小而为之...
    韶东weak阅读 1,147评论 2 5
  • 人一辈子能把几个城市沉入脑海,无外乎以下几种:故乡之土、求学之地、安居所在。我的求学之地西安,那是有悠久历史并...
    阿建w阅读 210评论 0 0
  • 笑,为了迎合 哭,安慰自己 白的天,是它在鄙视,无聊的地方和可爱的人总是一面,然后又一面的清冷铺满视野 。
    蚂蚁心阅读 1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