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我们可以首先从字面上拆开来看。
在之前的一次与县文化局局长的谈话中有聊到什么是文化?当时局长给的解释是文化不等同于知识,真的想定义文化确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就像你走过一段小道,一根柳枝拦住了你的去路。如果你是直接折断过去,那么这肯定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你是轻轻绕过,那么其实就是了。
我们也看了百度上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我国的立国之战不是抗日战争,也不是解放战争,是抗美援朝。所以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强大、自信起来,也需要打赢一场世界战争。百度对自信的定义则是: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
《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Direct experience”知识点,这是西方思想,对应我们老祖宗的则是“每日三省吾身”。其实东西方思想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只是我们现在用的是西方管理思想体系。
当年因为落后,我们不仅不是文化不自信,甚至是崇洋媚外。比如瞿秋白提议汉字改为拼音,赵元任写96字奇文反对,全文仅一个读音。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施氏食狮史》这篇文章。另一个故事则是梁启超为了西医在中国的顺利推行,付出了“肾”的代价。
根据我们的理解,东西医的差距,也是也是科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医并非全好,中医也并不是全部不行。比如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她的获奖理由就是发现了青蒿素。因为这一现象,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九年制本硕博连读的中医学“屠呦呦班”。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这些年即时只是相声演员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推崇我们的文化。比如大家每天都要用到的筷子:《史记》中有”纣始为象著“的记载,以此推算,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好在当与国家对文化自信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同样提到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主要包括5个方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这些内容不只是在纸上,在文件里,也在我们的身边与生活中。如2011年起,合肥开始开放的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安徽名人馆、安徽省美术馆、合肥园博园、骆岗中央公园等,都是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积极响应。除了园区建设,政府也做了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推广,比如讲解免费、门票免费、活动免费,单独开设公交路线等。
除了政府部门,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跟进。如2023年10月13日,新东方内部发送红头文件《关于成立新东方文旅集团及相关任命的通知》。升级公司使命与愿景,积极响应二十大报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前年淄博烧烤火了半年,去年冬天尔滨出了圈……我们都看到了在“文化自信”方面的各种变化。因为强大而被看见,相信“文化自信”目标的达成离我们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