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级数1:PPT制作学习(√),读书(√),有机化学预习(√),英语单词(×),英语听力(√)
重要级数2:普通话(×),模仿TED演讲(×),ps学习(×)
复盘:①老问题,起床时间跟不上计划时间,导致许多东西都没完成。预计早晨六点四十五开始的计划,七点半才起床,很伤。下午预计两点半起床倒是做到了。解决方法暂时想到俩:要么根据实际起床时间重新安排计划表(压缩下午时间,有可操作性),要么早睡早起:前两天都是十二点左右睡的,可能影响睡眠时间了(奇了怪了在家里睡怎么就跟被上了DEBUFF一样困)
②老问题,电脑魅惑BUFF。学习PPT时借助电脑看视频还好,晚上看书也成功沉浸,主要是下午预习有机化学的时候影响有·大,效率太低了,这样子一个半月是没办法复习好的。考虑在学校的老办法-断网。
③PPT学习制作很愉悦。原来从网页上寻找信息的时候,复制的时候可以选择只保留文本,避免网页特殊格式放到PPT里瞬间爆炸;简单的动画顺序也实操了一遍,感觉还行(感觉);临摹了两张PPT标题页面(大佬们的简洁大气令人心情舒畅,我的就。。。)第一张左下角三角形渐变处理我觉得还是粗糙,右上角三角形感觉有点尖锐;第二张倒是觉得还行(自我感觉良好)。当然,字体的运用这种高级的东西等以后琢磨琢磨吧_(:з」∠)_。
④有机化学预习情况:有机化合物分类可以根据骨架或者官能团。根据骨架,就有开链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又可分为杂环化合物和碳环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又继续分为芳香族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
对于多官能团化合物或混合官能团化合物:若两个官能团互为α位,它们性质就会改变;β位,两个官能团之间的碳上的氢就活化;距离较远,当然影响甚微。
Lewis结构式和结构式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将电子写出的。并且后面的共振式(双箭头,两个Lewis式,因为一个Lewis式不可以完整地表达物质结构,比如硝基甲烷的N O键,NO2,结构式可能是一个NO双键和一个NO单键,但实际上两个键是相同的)和共振杂化体表示一种物质是一致的。
⑤读书:刘未鹏《暗物质》。我现在所看的章节出现最多的就是“启发”“波利亚”等。实际上我认为“跟波利亚学解题”这一章讲的主要一点是“逆向思维”。正常思维是“顺着来”“试错”,根据已有知识去堆叠,创造或发现各种隐性的条件结论,构造逻辑链条,从而接近问题的解。这是我们最常见的思维,但是随着知识越来越多,我们不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换言之即是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意味着你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所需要构建的逻辑链条也越长。幸运的是如果你到达的高度越高,那么你能力肯定越强,但这不意味着能力增长的速度跟得上问题难度增长的速度。所以我们也有必要换一下常用的武器,出奇制胜,作者在此帮我们介绍了“反过来推导”等启发式思维,从结论推导出条件听起来也有很大的可行性(拿一个9升桶和一个4升桶装6升水挺好玩的,分别用正反两种思维来解),不过它肯定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是从结果推导,相当于你从一座孤岛上搭出险之又险正好找到救生船的桥,要么在搭桥的时候举步维艰(这个知识是否超出我现有掌控范围),要么搭桥的时候像无头苍蝇(我该往哪个方向搭);也许解不止一个,桥不止一条,那么你自然希望搭桥越短越好越快越好,那么你又该如何判断你正在搭的桥和别的桥比是短是长?(当然也可能没有别的桥,但这个你还是不知道)。所以要是自己知识的极限和结果还是差距甚大,那么问题用逆向思维就难以解决,要想解决,自然要等知识延伸(正所谓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