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老师表扬某个同学哪篇作文写的好,后面就会收到无数类似主题的文章;
工作时,领导表扬某位同事的方案思路优秀,其他同事往往就会模仿;
生活中,如果谁哪行干得好,许多人都会跟风......”
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人的成功法则就自己而言未必合适,哪怕照搬,最多也不过是“成功的盗版”,很难超越。
从小到大,我们常被教导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却很少被教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人群中出现一个优秀范例时,相比照搬,我们更要做的是借鉴对方的成功之处,然后结合自身再做突破,而不是把这个“优秀”当成“标准答案”。也不用轻易给自己设限,毕竟生命有限,未来无限。
1
跳蚤效应
有个著名实验:
实验者在玻璃杯里放了一只跳蚤,跳蚤立即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还是一样。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跳蚤放进玻璃杯,然后立即加个玻璃盖。
“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盖上。多次尝试后,跳蚤开始根据玻璃盖的高度调整自己。
后来实验者将玻璃盖撤掉,这只跳蚤也再跳不出来了。
这个实验被称为“跳蚤效应”。
跳蚤为了适应挫折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而调整了自己的目标高度,不再寻求改变,哪怕环境已大有不同。
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设限”,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不是自己真的不行,而是受挫后的习惯和麻木,让自己失去了原有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人也在过着“跳蚤人生”。
年轻时意气风发,几次失败后,便开始抱怨世界不公,怀疑自己的能力,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他们也无法再跳上新的高度。
实验中,跳蚤跳不出杯子,是因为它的心里已经默认,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而很多人逃不出失败,是因为他们心里默认,眼前的困难就是自己无法克服的,他们害怕再去追求成功,所以甘愿忍受失败。
其实,比人生高度更可怕的是“心理高度”,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你所有的自信。
所以当我们心里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就会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而这就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2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当我们要去做一件自己没做过,或没人做成的事时,脑海里总会有个声音:
“这事我做不了,肯定做不好。”
其实我们是早早在心理上给自己划了条“禁止翻越”的红线,所以影响了发挥。
跟大家分享个故事: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有位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地上研究一个几何图形时,被罗马士兵杀害。
这个图形代代相传,到十七世纪,英国也出现了位数学家牛顿。他想:
“既然这个圆阿基米德都画不出来,那我得好好试试。”
脑细胞死了一批又一批,草稿纸装了一袋又一袋,终于,牛顿放弃了。
又过了大概五六十年,瑞士有位数学家欧拉,也在画这个图形:
“既然阿基米德跟牛顿都画不出来,我怎么着也得试试。”
于是日复一日的研究,但欧拉还是崩溃了,宣布失败。
几十年后,德国冒出位数学家高斯,他当时只有19岁。
有天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三道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两个小时内就能拿下。但第三道题咋这么难?绝不能被老师小看。他心想。
于是他绞尽脑汁,终于在太阳升起那一刻,赢得了胜利。
导师看了作业,瞬间石化,用颤抖的声音说:
“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解出来,牛顿也没有,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
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错放在了你的作业夹里。”
高斯当场痛哭流涕:
“幸亏您没有告诉我,否则的话,我这辈子都解不出这道题了。”
不得不说高斯是幸运的,也或者是他谦虚。
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当时导师告诉他这道题的背景,可能在两个小时后他就对自己的无可奈何心安理得了,就不会打破几千年来世人用恐惧之心浇灌喂养而成的所谓规则。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优秀,也不是前人太优秀,而是我们轻易给自己设限了。
或许大多数人的确没有阿基米德、牛顿优秀,但这不是逃避的理由。
很多人都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可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希望。我们也无需突破谁,突破自己就可能创造奇迹。
记住,不设限,不上套,不惧风雨,无视规则,活出没有被死人规则污染的人生,才是你我最该过的人生。
3
人生路不止一条
和朋友聊天,发现不管是职场精英、文艺青年,还是辣妈,言谈中都透着一种深深的焦虑感:
“工作枯燥,想辞职又觉得自己不再年轻,已无任性的资本;
想创业,没有勇气一次次搁浅;
30+的年龄,家人催婚,是不是真的不能再等了;
想回归职场,又放不下孩子,更担心自己已经和社会脱节。”
伴着年龄增长,我们似乎渐渐变得畏手畏脚,家庭、职业、他人的目光让我们开始相信“或许生活真的只限于此吧”,“对于肆意精彩的人生,只有羡慕的份”。
但其实,当你细看那些活得热气腾腾的人,会发现所有的路都是走出来的,所有活得光鲜靓丽的人,无不拥有改变的勇气。
之前我也一直待在舒适区,干着一份说不上喜欢,但完全能驾驭的工作,即使想改变,也畏于年龄不敢尝试,也觉得自己肯定不行。
直到朋友跟我说:
“你这项工作的确做的很好,但不代表其他的就做不好啊。”
于是我从零做起,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如今无论是写作,还是其他事情,只要认真干,都能干的不错。
我因此找回了自信,也开始明白,年龄、家庭都不会是限制一个人的理由,能限制你发展的只有你自己。
很多事情,真的尝试了才知道,退一万步说,你试都没试又怎么知道自己真的不行。
人生道路千千万,不是工作稳定、结婚生子就是唯一出路,关键在于要适合自己,敢于尝试,你也一定可以。
4
不要给自己设限
生活中,多少人拼尽全力只为完成一场“正确的一生”。
我们总有太多标准答案,但却从没想过自己要怎么活,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地认为那些“优秀的人”走过的路就是唯一正确的路。
可人有很多种活法,人人生而不同。
不要拿别人眼里的成败标准来丈量自己的人生,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立标准答案,更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要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可能,你未必可能,别人不可能,你未必就一定不可能。
其实,活出自己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