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来聊点读书的事。
读书,这是个为数不多的,我能蹭上的“热点”,因为我爱看点儿书,不光是爱好,甚至我现在的工作也和读书能扯上一点点关系。
我一直认为,多读书,读好书,对年轻人而言是一项很不错的自我投资,其投入产出比之低,只有锻炼健身能与其媲美,当然,锻炼健身属于身体投资,而读书则是精神投资。
为什么要读书?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一个看似不太相关的问题开始:
作为个体,我们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简单归纳,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应在于不可替代性,即你能完成别人干不了的事儿。
那如何能完成成别人干不了的事儿呢?
如果抛开背景、资源的因素来看,最核心的是你独特的思维,即你的思考首先能到抵达别人到不了的角度、广度以及深度。
那这种独特的思考力从哪里培养呢?
答:经历,最好的养料就是经历。
人总是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和体会深刻。但可惜的是,这种养料它非常“稀缺”,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有限,困于此生和此身,我们没有办法事事亲历来获取经验。而且如果在所有的事情上,我们都非要头撞南墙,才知此路不通,显然不是一件划算的买卖。
怎么办?除了亲历,我们还有一项“性价比”极高的选择,那就是“借”别人的经历和思考,来丰富自己的见识,指导自己的实践。
如何借,就是去读书。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所谓阅历,除了经历,就是读书,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书籍是前人经验思想的总结,通过书,尤其通过好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去和那些历经检验的顶尖伟大的头脑对话,以获得他们对某事某物的看法和思考,这是多棒的事情,怎么能不为之兴奋、期待?
但是,读书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然怎么会需要提倡呢?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读书相比聊天和看剧看电影要难得多,但正因为难,它才有价值。
业余坚持写作一年多,我有一些主观的体会,那就是:
一个人的想法大概只有十分之一能够说出来,而说出来的东西里,只有十分之一能够写下下来,在写下来的文字里,恐怕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自己满意,能集结成书的作品。回顾整个信息输出的链条,从想法到书,就像一个倒置的漏斗,每往下一层,就会过滤掉很多无聊无益的废话,信息密度也越来越高。
所以书,作为整个过程最终的呈现,无疑是作者思考中不断去芜存菁的成品,就像一碗熬制多天的老汤,是精华中的精华。至于那些历史上杰出的头脑,留下的在各个领域,经过时间和世人实践检验的好书,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富矿,是我们的思考成长取之不尽的养分。
所以,作为一个上进的青年,我们怎么能在有限的青春里,错过读书这件美好的事呢?
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END.
作者:吴明明
自媒体“铁西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