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犹太人都被认为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群体。
一千多年他们饱受战争的灾难,却没有在历史上消失,而是在全世界生根发芽,充满活力。
他们经历了漫长的迁移史,在不同的国家生存,却始终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性。
他们很长时间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却为人类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伯格森、卡夫卡、海涅、肖邦、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卓别林等。
犹太民族并不一定比别的民族更聪明,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0.2%,却有32%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犹太人,其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为什么犹太人培养出这么多世界顶级人才呢?
答案就是源于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以色列前首相迪斯累利曾说“有儿童而不教育的家庭,必将是一个永远贫困的家庭。”
近来我自己特别想了解犹太民族。从《安妮日记》可以了解到在二战期间物质极匮乏、命悬一线的岁月里,安妮和姐姐、邻居都还在后屋里不断的学习;从《为什么是以色列》知道犹太民族为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的艰辛;从《中东历史与现状》来寻找犹太民族的历史与宗教信仰渊源;从电影《美丽人生》懂得犹太人的机智与乐观豁达;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明白犹太民族在其他民族心中的位置以及互助互爱,也了解到纳粹对犹太民族惨无人寰的迫害与杀戮。
在育儿教育书籍的阅读中,翻到了《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这本书,它是汲红所著。
全书共有八章,分别从品格、勇气毅力、自立、珍爱、尊重理解、赞扬助人、自信、财商讲述了犹人对孩子教育的理念,虽然书中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但有些理念也能影响育儿道路上迷惘的父母,也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书在有几点我是很欣赏的观点:
孩子是家长的翻版,我们做为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仅是与孩子一起进行读书分享的学习氛围,还有爱的教育,夫妻的相处之道、父母与祖父母的关系将来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当孩子犯了错误,也需要进行合理惩罚。
教会孩子爱惜自己身体,人生是场马拉松,不管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必要劳逸结合。 这一点教育到位,就不会听到那么多轻生的孩子。
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命尺度,安排好每一天,不虚度。
鼓励孩子去交朋友,勇敢走出第一步,正确交流,尊重朋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害怕与优秀的人做朋友,多交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努力站在与他们相同的高度上。学会融入集体,相信团队的力量,一滴水只有入到江河湖海中才不会干枯。
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做为父母多夸夸孩子,良言一句寒冬暖,多给他们一份自尊、自爱、自信。不要盲目相信挫折教育,那也是因人而异的,孩子已经不自信了,我们人为再制造挫折,那就真是在伤口上撒盐。
做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多学习心理学,学会使用期待教育,孩子永远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被大多数父母忽视的,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长贴上各种标签,做为父母一定要好好反醒。
凡事不要轻易许诺,要多一些理智,不要感情用事,父母在平日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给孩子许诺过的事一定要办到,想想曾子杀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父母在一边看电视、刷剧、打牌,你让孩子进屋学习,你自己感觉能行吗?有说服力吗?不要忘记,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从众心理。
平时里多做善事,让孩子懂得给予就是获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学会互帮互助。
在我们生命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学会不断超越自己,向未知领域挺进,在机会还没来临之前,耐心等待,总有一天机遇会来垂青,不要等机会来临时我们的准备无法与其匹配,博观取约厚积薄发,每一位优秀的人都有一段默默无闻的日子。
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安逸只会使人退步,远离自己的舒适区,学会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寻找我们的短板,我们的木桶一定可以装更多的水。勇于尝试,不要惧怕失败,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试错中不断的成长。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学会用语言艺术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基础教育中用“假如、例如、比较、替代、可能、想象、类别、六何(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还有”这些关键词与孩子进行交流,你一定会被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惊艳到。
财商教育,这也是我很重视的一块。只有教会孩子理财,孩子才能懂得节俭、付出与回报。让孩子懂得衣服舒适得体即可,家里做到购买便宜汽车,在家吃饭、不抽烟、注意身体健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
总之,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能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有明确的目标、多走些路、有正确的思考方法、高度的自制力、培养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有迷人的个性、创新制胜、充满热忱、专心致志、富有合作精神、正确对待失败、有进取心、合理安排时间、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句话,教会孩子也是教会我们自己,一生都要有学习意识,这才是犹太人优秀的原因,我们不妨也用拿来主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