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孙财是本地首富,良田百亩,粮囤积多。牛马成群,店铺有十几家之多,可虽如此富有,却甚是吝啬。从不施舍于人。且还是此地一霸,常侵占百姓田地。令百姓苦不堪言。
一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村民家无存粮,兼挖野菜,树根充饥,时日不多,野菜树根兼尽。有壮年者去往外地谋生。不多日,村中净剩老弱病残之人。嗷嗷无告,饿殍遍野。大地凄凉至极。
一日,村里一孕妇近乎饿晕,孤寡婆婆目睹,忙至孙财门前跪下磕头祈求孙财可怜可怜她们,施舍点银两或吃食于她们,言家中儿子出外谋生不知死活,奢望保住儿媳腹中胎儿。也好留下根苗。
然孙财目睹此景,却不为所动。而是凶恶的呵斥于她,后命家丁紧闭大门。那老妇见此,绝望至极,逐欲撞向大门,被家丁与众人拦住,婆媳二人抱头痛哭。逐互相扶持无奈离开。
晚上,孙财正训斥家丁定要好生护住粮囤。以防难民闹事。忽闻下人惊慌禀报,有甚多难民再搬运粮食,孙财听了大骂那下人,此处守卫戒严,难民怎能进去?真是无稽之谈。
逐赶过去,登时惊愕住。只见那护囤家丁均都晕厥。粮囤已打开,众多难民聚集于此,喜形于色的搬运粮食。阵势甚是壮观。而那领头之人竟是那老妪儿媳俩人,那老妪笑吟吟的指挥着。
目睹此景,孙财心疼至极,怒火攻心,大骂着忽的冲到老妪前,欲打她,却是刚到近前,那老妪笑吟吟的冲他一指,孙财登时头晕目眩,倒于地上。
心中甚是生气,逐命那个已经吓得浑身哆嗦向他禀报的下人,快速前去请自己任本地县令的堂兄支援。言毕,忽的晕厥。那下人领命而去。
等孙财醒来,已是人走囤空。而那请搬救兵下人却是不见人影。孙财目睹空荡荡粮囤,气的浑身颤抖,逐晃晃悠至家中。家中妻儿老小生活依如常。
不多时,那请救兵下人归至家中,惊慌禀报,他去的路上,忽的浑身瘫软,瞬间晕厥,清醒过后,天已薄暮,至县衙处,却是县衙大门紧闭。没有一个人影。等待几个时辰,只好无果而归。
听此,孙财想起那一囤囤粮食,如今只几个生辰便空空如也。犹如挖了他心肝般疼痛。看着晕厥不醒的众家丁。决定等他们醒来,逐再去堂兄处一起把那些灾民抓住投入打牢,方解他心头之恨。
如此想着夜不能寐,直快至拂晓入睡,睡梦中,那老妪突立于他面前,怒声呵斥他,你仪仗当县令堂兄,欺压,剥削百姓,逼他们为你种地,收割,却是不付工钱,令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于连老身栖身之地都被你毁掉。
你如此的作恶多端,老身定要为民除害。你若再不悔改,我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实话告诉你,我乃是后山狐仙。那日携徒孙变幻老妪、儿媳模样,就是试探你,如你还有怜悯之心,我们尚可不必打开粮囤。
谁知你却竟如此的心如铁石般。从不施舍救济难民,老身也就只好替你开仓放粮了。如今,你的堂兄在几个时辰前被老身施法,尚在在昏迷中。你们且以后好之为之吧,如若再执迷不悟,你的家人会有灾难降临。
言毕,老妪忽的消失。孙财惊醒,仔细想想,当年自己侵占村民一良田,把那田地里一孤坟命人夷为平地。那日,天气昏暗,阴风阵阵,有人目睹一白狐忽的窜出坟穴。转眼即逝。看来,那个坟墓就是那狐仙的栖身之地。
想到此,孙财如梦方醒,赶紧起身携全家老小在院中跪拜那狐仙。此后,孙财弃恶从善,改邪归正,且积德行善,竟成一方善人!很受百姓拥戴,在他说服影响下堂兄也再不贪污受贿,剥削百姓。且处处为百姓做事,谋利。最终成一人人口中之清官。人生在世,切莫为富不仁,欺凌弱小,若不然,会给儿孙带来灾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