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爱做手工的我,织啊、钩啊、绣啊的活儿都干了不少,家里大大小小地摆放着我的各种作品。这段时间又迷上了串珠,于是家里又添了不少串珠作品,首饰盒、花瓶、果盘、发财树、芭比娃娃、笔筒、小动物等,摆在那里,自我鉴赏,虽凌乱琐碎、却也有些生活情趣,有着小小的成就感,编织着一个有关串珠的童话故事。
我是个做事很着魔的人,不做是不做,一做就很难放下,于是每天白天做、晚上做,腰便痛得不得了。即使这样,还是狠狠地做上一天,完成一个阶段,然后休息一天,隔一天再接着做。我不会一天只做一点,那样能耐住性子慢慢来的人。于是经常发现,前面做的有问题,于是再拆掉重做,反正就是这样的节奏。
串珠总体来说,不难,都是有前人铺好路了,珠子、图案和鱼线都是最佳匹配。按部就班就行,很简单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细心和耐心。于是很轻松就做出了几个东东。
再后来,觉得学会了,没有仔细辩别鱼线的粗细,珠子大小看着差不多,其实线的粗细是不一样的,结果做发财树盆底时,用了细一号的鱼线,底有点软了,后来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看来还是不够细心。想要做到完美,就要精益求精。
做了几个以后,觉得自己可以驾轻就熟了,有剩余的珠子,于是开始自创笔筒和首饰盒,看着简单的样式,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每一步都要提前计划好,否则一颗珠子位置不对,都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又得顾及图案工整、又得顾及珠子的多少,想得太简单了,于是做了拆、拆了又做,费了不少心,以后还接尽量按材量包做,自己不好掌握。
自创的首饰盒,因为少一点珠子,盖子只能做一层,可这样做出来,就没有原创的漂亮,又因为从半中截拆开重做的上半部分,打结很多,做好放在那里,虽然看着不明显,可这许多丑陋的结却永远留在心里,像压了一桩心事,终于有一天,再也无法忍受,于是彻底拆了重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小小的强迫症?!做事追求完美的人,都是负责任的人,只不过要多付出一点代价。虽然多费了一天的功夫,可这下终于达到自己的满意了,心里顺畅了许多。
原来是个果盘,可是因为圆珠底部太软不实用,于是把它拆了,先拆了才想,改成什么东东呢?总不能浪费了这么多珠子啊,在网上看了半天,决定改成一座小房子纸巾盒,谁知道圆珠支撑不起来,珠子倒是算得正合适,图案也整齐,就是立不起来,于是别出心裁地找了点细铁丝,把各个边都串过一遍,这才勉强站立起来,一件新作品总算诞生了。
做苹果摆件,原想一个小小的苹果,对于自以为已经有了些许串珠经验的我来讲,认为再简单不过了,刚开始照着视频做,结果做到一半,觉得底下太尖,不好看,于是拆掉了。想着自己改造下,把底部弄得圆一点,结果并不是想像中那个简单,试了几次,总也不合适,因为每圈都要根据顶珠的数量设计,试到最后,发现居然和教材里的做法一样,又绕回来了,最终放弃了。又想了两天,结合苹果的红绿色,和珠子的多少,改成小葫芦比较合适,于是又自创了小葫芦。
做小熊的珠子最好,沉甸甸、亮闪闪的,即使不串成作品,散散地放在那里就蛮漂亮的,美中不足的是中间的洞洞太小,用的细线太软不太好过线。发现动物不太好制作,因为它的形状不是那么规则,所以每一步都要看仔细,没有简单可循的规律。
所以,我发现:形状越不规则的物品越难做,不在乎大小,在于样式。越小的珠子越不好做,反而是越大的珠子中间的洞大,线也粗硬越好穿过,不过珠子太大的话,粗线会勒得手疼,要戴手指套的。还有,不太好过线的话,换线时,可以先不回穿,等换好线再把原线拉回珠子中间,这样就好做多了。呵呵,这也算是小小的经验之谈吧。
现在,最满意的作品是大群子芭比娃娃,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换来的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昨天还给娃娃又编了顶帽子,算是大功告成!这个白雪公主的裙摆比较大,到腰部就要急收,怕细线劲不行,于是换成了粗点的鱼线,这样做出来更工整漂亮些。相信以后,我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串珠作品问世,可以自己收藏,还可以馈送亲朋,自己做的礼物,总比买大街上现成的多了点意义吧!
我是个不大能闲得住的人,对于我来讲:能沉浸在自己小小的天地,不被打扰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让时光不流淌得那么无聊和苍白,就是一种幸福,就是最美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