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晋城樊登读书会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42篇。
应书友要求,摘出原在微信里讲过的《悦读论语》,特别是易被误读的,修改整理,以飨读者。
《论语雍也篇六》第8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段文字比较长,重复的话比较多,却也争执了上千年,特别是几位当代大家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朱熹注解采用了程子的说法,即程子曰:“季康子问三子之才可以从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长。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可用也。”
意思是孔子的意思三个弟子各有所长,皆可用也。
钱穆、杨伯峻、李泽厚等三位先生可能都继承朱熹的解释,将“何有”译为“何难”。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人,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么?”孔子道:“仲由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端木赐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么?”孔子道:“端木赐通情达理,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么?”孔子道:“冉求多才多艺,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我不太赞同以上包括朱熹在内的四位前辈的翻译。
理由是:一、古人用字非常精准,孔子更是如此,作《春秋》往往是一字蕴含褒贬,为什么孔子不直接用“何难”,而偏偏用“何有”呢?从文字本义来解,将“何有”直接译为“何难”是非常牵强的。
二、如果按四位前辈以上解释,明显是孔子在吹捧自己的学生,这不符合孔子本人的性格和修养。这从《论语》中随处可见,如《公冶长》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这方面朱熹就犯了很多类似的错误,以致多为后代学者诟病。
要深入理解这则《论语》,重点要弄清两个:
1、季康子其人其事,问这话的用意。
2、孔子的回答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孔夫子说话用词往往言简意赅,语少而义深的,为什么这则却重复这么多字?
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谥康,史称"季康子"。
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当时的鲁国,在齐国、吴国这两个大国的夹缝里生存,处境不是很好。而三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季康子的专权,让叔孙氏、孟氏很不满。
第二,季康子权臣位置是可能夺来的,据《左传》记载,哀公三年,季桓子病重,遗嘱是让遗腹子继位的,结果这个男孩生下来不久就死了。
由此可见这个季康子是个心狠手辣、专横跋扈的人。
季康子之所以问这三位学生,显然是想打听一个哪个人才能为自己所用。
孔子显然深知季康子的为人和秉性,作为老师,他愿意让自己心爱的学生跟这样的老板么?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我这是“孔子有心,予忖度之”。
可是怎么拒绝呢?
季康子对孔门弟子非常熟悉,特别挑了三个得意门生问,而且不好糊弄,这时孔子的高明之处就显现出来。
一方面说,这三个弟子各有所长,子路果断、子贡通达,冉求多艺,想必季康子也非常认同。
孔子却从另一方面讲,正是因为他们的果断、通达、多艺,也正是他们不适合从政的原因,因为果断的人容易武断,通达容易不按程序办公,多才多艺的人容易不务实。
其实在告诉季康子,这三个人确实各有所长,如果从政可能还不太合适。“于从政乎何有?”——“对于从政来说,这不算是什么长处?”而且为什么对每个人都要说这句话,这其实是在跟季康子“打哈哈”。
如果深刻体会一下当时两人的心理,一方面是季康子急切想寻求人才,连问三个人,另一方面是孔子在拖延时间,在打哈哈,如果闭上眼睛想想,这个场景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注解:季康子问到这三位学生,孔子都不放行,也是因为季家当时在鲁国为权臣,气势嚣张跋扈,孔子不愿让自己学生去插上一脚。
因为只有这样注解,才说得通。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