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燕子回时
清风景明,烟火人间,我们踏春去……
4月5日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行人经历了九曲十八弯终到达了云雾深处的胥岭三生谷生态村,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铺满金黄的油菜花。
在古朴的民居和几百年古樟的衬托下,景色耀眼迷人,加上三、二株梨花和四、五株桃花的点缀,犹如一幅完美无瑕的水彩画。
云雾深处的人家,白墙黛瓦,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虚掩的大门透出朴实而真挚的光芒!
生活中的仪式感,绝不是偶然发生。
饭前齐颂《五谷赞》
我今祈愿,愿所有人懂得珍惜当下和拥有感恩之心。
正念,止语
饭桌上一片安静,只听见呼吸的声音,咀嚼食物的声音仔细听也是可以感受到,只是在这等待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忍着忍着,当铃铛敲响,似乎都听到彼此深呼了一口气,相视一笑,默契懂得五分钟的时间原来可以那么长。
五分钟我在想什么呢?
平日里我们都太急匆匆了,也不会想到来体会五分钟时间的长短;
平日里我们被繁复琐事困扰,给自己静听心声的机会太少,止语,让嘴巴休息,让大脑思考,第一天从此刻开始。
赶在清明之时,我们采摘明前茶,制成雨前茶,你一定会笑我们这是外行人了!
沿着青石砖铺成的崎岖山路,我们离茶园越来越近,成片儿的油菜花在风中摇曳,田埂边的花儿热情地扑向我们,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人美花娇。
我们置身在茶园之中,采茶人教我们选择嫩嫩的芽头,选择一芽一叶的嫩叶,我们希望茶树上的嫩叶装满箩筐,肆意的清香沁入心扉,茶也是有灵魂的,放在手掌心上的茶叶和我对望着……
西山头的红日在我们没有准备好告别时就静静地躲到山后面了,山间见凉,一行人话别黄昏。
如果说采茶是体力劳动,那么做青团就是体力加创造力的手工技术活了。
做青团的厨娘是位非常热情的大姐,她提前准备好了艾草、糯米粉以及豆沙和竹笋馅料,灶间锅台忙完一波,又要在传统的石臼中用简易的木碓敲打面团,使之更加有粘性和韧劲。
「眼前这让我想起当年我家老房子旁的石臼,爷爷告诉我这是碓臼,是舂米用的器具,四方的,上宽下窄,随着木碓一上一下的磕碰,稻谷,也便在石臼里脱了壳,蜕了皮,露出了暗红的雪白的米粒儿;
记忆里用它捣过芝麻,敲碎过花生,最原始的糖拌芝麻粉就是爷爷奶奶给我制作的一个营养零食。」
在石臼里的面团被厨娘确认可以上台露面,她在案台上继续揉拉,直到可以分出大小差不多的剂子,当每个人分到一个小面团时,拿在手上软软的,滑滑的,创意的花火迸发,造型独特的青团在孩子手中被创造,土灶上现蒸着做好的青团,微黄的灯光照在墨绿如老玉的青团上,忍不住要吃上一个,糯韧绵软、清香扑鼻。
也许生活中太多看似简单的事情了,用食谱写下来会发现如此简单,但所有的传统的味道或许也就没有了,正是这份难得的共同经历和专注体验,让我们用心制作,念念不忘……
4月6日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在村子里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竹制品,栏杆,篱笆,还有水杯、花器、竹篓、竹筷…… 褪去了翠绿的青衣,它们在匠人手中幻化多变。
拂晓漫竹林,清露润绿叶,我们去探寻深山中的竹林。
走的人多了便是路,我们选择了一条狭窄的小通道,旁边有枝桠横斜,有野草丛生,我们寻着前人的踩过的脚印,小心翼翼又充满好奇的前行着。
曾在湘西,我们为了找一棵铺满厚厚松针的神树,沿着一条小道走了很远很远,用披荆斩棘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
而这一次为了山里的竹林亦是如此。
站在竹林中,抬头一眼是看不到竹子的尽头,一根根竹子修长、挺拔而又窈窕俊美,旁边破土而出的春笋迸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置身在竹林中,一种回归之感顿生。
我们此行不光探寻竹林,我们为了竹筒饭的原材料而来,砍竹子修枝桠!
三生谷的学员他们除了在这里学习,还会做农活,开荒种植,慢慢都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两位小哥哥,分解每一步动作,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砍刀,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最近的距离看到竹子的纤维纹路,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在三生谷第一次山里砍竹,第一次学会使用锯子,第一次听到关于筷子长短的文化内涵,长短有据,阴阳相伴,规矩方圆!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坐在木墩上认真地做了属于自己的竹筷子。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听说这个村子的水源非常好,这里还有溶洞景观,山泉水或在陡峭岩壁急流奔腾或是平摊缓缓,不疾不徐……
山间插花布席,挑水煮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在自然的山谷中,我们自己采摘鲜叶,坐等时间的酝酿,从萎凋,晾晒,揉捻,杀青……茶形成了,从此开始了新的历程,奉上自己用心对待的茶,这是生命阶段的意义,也是成长的过程!
天地为鉴,你想要的春天的样子这里都有,在山花烂漫之时,来一场最美自然茶会吧。
三生三世初相见
古老的冬青树旁有一条直通初见书房的石阶路,在合适的位置,巧妙的结合了编钟古乐的灵感,粗细均匀,长短不一,麻线将它们有规律的系好,轻轻拨弄,撞击出属于自己的青哦吟唱。
顺着另一条细长狭窄的通道走进了深处,山鸟高飞,虫鸣合唱,不远处的三生谷书院坐落于此!
若是一人寻来此地,必像桃花源般使人流连忘返,也许会在这里遇到世外高人,吟诗作画好不自在!
推开虚掩着的门,别是一番景象,院中有池,池中有荷,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建筑,在山里另有一番韵味!
夜幕降临了,迷人的夜空使人陶醉,夜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寂静,离开繁华都市,褪去浮华。
忆起沅江之上,一行人一起找北极星,此时在三生谷中,我和最亮的一颗星星对视着,希望心中最亮带去我的祝福,又是清明雨上,慎终思远。
陌上花开,燕子回时,一群陌生人在这个时空里,生命发生了美好的交汇,在这留下的脚印会被风吹散,但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在心里永远装下了那天那时那刻……
【三生谷介绍】
胥岭.三生谷生态村是大陆申请加入全球生态村联盟的第一个村落,是三生谷生态村打造的首个基地(中国本土的生态村),并从生态、经济、社群与文化四个纬度系统构建村落,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生态社区。
【乡村笔记 】
用教育连接城乡
带你回归中国最初的风土和古韵
寻找千年乡村生活里有温度的烟火气
说在最后的话:
感谢项目负责人晓娟老师的邀请,很荣幸做此次活动志愿者
记#乡村笔记清明节茶文化主题活动#
采茶制茶,做青团,砍竹子,做竹筒饭,做竹筷子,挑水煮茶,插花布席……
你想要的春天,这里都有[玫瑰]
摄影作品来自团队:小吴老师,金老师,瑞瑞老师,晓娟老师
也同时感谢三生谷的老师和学员们以及当地山民们,热情、温柔、敦厚善良……
最后,感谢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独立而坚定,自信又勇敢,愿有机会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