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今天研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修订前言和序部分不到四十页的内容,感觉收获很大。这是孙绍振先生第一本全部都是文本分析的书,不是个别的个案分析,而是空前大量的。用先生的话说“这不仅仅是把学问通俗化,也是在寻求学理的突破”。在中国,专注做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的人不多,孙绍振先生是值得敬佩的人。
在这本书里,孙先生分析了不下百篇的文本,都可以是学术研究的普遍方法,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这是进入研究领域的入门。孙绍振先生答教师的13问,分析解读部分一线教师的问题,虽然没有正面、直接、系统地展开,仔细阅读,对于文本解读的方法,我们有很多领悟,这是和阅读其他教授著作不一样的感觉,难怪老师们都喜欢读孙绍振先生的著作,哲学,美学,文学,文化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被无数语文老师记住的那句话,“在语文课上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最近两年,开始接触名家,关注他们的理论和课堂以后,才发现在文本解读的路上,自己一直在错误的路上努力前行着,庆幸遇见孙绍振先生的文字。
在《自序》里,孙先生指出语文老师和数理化英语的不同,前者往往是现成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他说:“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须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这样的老师白白辜负了自己的生命。”有时候,觉得这是在批评我自己呢。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呢?无效重复的,顾左右而言他的,滑行于表层的,捉襟见肘的,张口结舌的,胡言乱语的,洋相百出的,装腔作势,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以吓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
从一望而知到一望无知,从文字的表面读出深意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图示的同化反应,这是我们迫在眉睫要修炼的能力……
我们总是脱口而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想到孙教授这样说:
并非一切景语皆情语。
并非一切表现了情感的语言都是精彩的情语。
把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独特的,才可能有深邃的诗意。
不从字面上把字面以外的目光还原出来,说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空的。
老师们,你还敢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吗?我是真的不敢说了。读了孙教授这13问,我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读,必须细读!
在孙教授还原《悯农》这首简单的古诗背后,我看到了自己在文本分析层面欠缺的短板。一首简单的诗歌,孙教授挖掘出那么多深刻的知识,借助“汗滴”把“辛苦”的抽象思绪转化为可感的形象,汗“滴”和谷“粒”的四重隐形联想,构成了语言潜在的意蕴的高度和谐,还有“谁知”句式的群文整合,真的,从没有哪一本学术著作让我如此痴迷,我为之前的孤陋寡闻惭愧。